2课时,约2920字。
《我的母亲》教案 罗纯芝
『教学目标』
1. 了解自传的语体特点,体会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感情的写法
2. 培养学生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的情感
3. 学习本文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 感悟作者在朴素语言中的思想感情
2. 理解作者为何要花大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思路』:先整体感知,概括出写母亲的几件事,并揣摩出母亲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作者及作者的母亲资料的介绍(见教参)
三、正音、释义
文绉绉(zhou) 绰号(chuo) 庶祖母(shu) 吹笙(sheng)
摹画(mo) 眼翳(yi) 舔去(tian) 侮辱(wu)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四、整体感知
1. 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写了作者对母亲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2.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一(1-4)写作者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二(5-12)写母亲对我直接的教育和对我在做人方面的影响
三(13)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五、 研读课文,问题探究
默读第一部分
1.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提示:抓住有关的语句)『枯燥无味,没有乐趣,受传统教育方式约束』
2. 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了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