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教案3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6 9:48:4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000字。
《药》教案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陆 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研究、写作、交流来探讨课文的情节线索特点,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理解课文的主题立意。
2.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难点、重点
1.重点: 以明线和暗线的情节结构和对小说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难点: 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剔掘辨析,对网络资源的自觉有效的利用,提高鉴赏能力。

三、教学课时
安排4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前安排

(一)字词要求:
悉悉窣窣(xīxīsūsū):拟声词,形容轻微的拆裂或摩擦声,这里形容穿衣服的声音。
蹩(bié)进:躲躲闪闪地走进。
攫(jué)取:抓取,掠夺。
黯淡:暗淡。(光色)昏暗,不鲜艳。
搭讪(shàn):为了想跟别人接近或敷衍尴尬的局面而找话说。
满门抄斩:抄没财产,杀戮全家。
攀谈:拉扯闲谈。
板滞:呆板,停止不动。
瘐(yǔ)毙:旧时关在牢狱里的人因受刑或饥寒、疾病而死亡。
丛冢(zhǒng):乱葬在一片地方的许多坟墓。冢:坟墓。
宛然:仿佛,逼真地。
褴褛(lánlǚ):衣服破烂。褴褛
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
竦(sǒng)然:惊惧的样子。“竦”,通“悚”
阳文: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笔画凹下的叫阴文。
拗(ǎo)开:用手掰开。拗,用手折断。
(二)印发《鲁迅小说〈药〉研究参考资料》:
一、背景简介:
1.这篇小说写于1919.4.25,“五四”运动爆发前夕。
2.小说以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
1907年,光复会的成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此挖出徐的心肝“炒食尽净”。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字竞雄,号鉴湖女侠)被捕于绍兴城的“古轩亭口”。
3.鲁迅对他们的被害很是悲痛,同时又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深刻的反思,“五四运动”前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了《药》这部著名的短篇小说。
二、《药》与《呐喊》
1.《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呐喊》中的作品,大多数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当时,鲁迅以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的爱国心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18年5月,他在《新青年》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戏剧》、《社戏》等一系列著名小说。1923年,他将1918年—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结集出版,这就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不周山》原来收在《呐喊》中,1930年第13次印刷时,鲁迅抽去《不周山》,后又改名《补天》,收入《故事新编》)《呐喊》的取名,体现着鲁迅思想启蒙和精神救亡的主张:要以文艺为武器,为革命呐喊助阵,使猛士勇往直前;同时也是为了唤醒熟睡的人们,起来毁坏封建的“铁屋子”。
2.《呐喊》“自序”中的有关内容
①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②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三、《药》的研究资料
(见教参第52—55页。此处略。)
四、阅读研究的重点:
有关鲁迅小说《药》,可以进行研究探讨的课题很多,如:
谈题目《药》的奥妙 / “华”“夏”姓名的考究 / “悲”在何处? / 作品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 《药》的主人公之我见 / 结尾应不应该出现“花环” / 夏母说:“他们都是在冤枉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 华老栓的24个字的语言说明了什么 / 作品中华小栓一直咳嗽的描写作用何在?……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我们把研究性学习的侧重点放在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上面。以下问题仅供研究时参考:
1.情节方面
①情节的结构层次及其内容
②情节线索的安排及其特点
③绘制小说情节结构示意图
④“人血馒头”在小说中的作用
2.人物方面
①华老栓的人物形象刻划及其意义
②夏瑜的人物形象刻划及其意义
③康大叔、阿义、夏三爷刻划及其意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