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讲义——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9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9 12:25:2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500字。
《唐诗宋词选读》系列讲义(9)——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作者:吉林    单位:58中
一、词的起源、初创
在唐代发展繁荣的同时,古诗又出现了一种重要的新形式──词。词于初盛唐即已在民间(如《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一连展开六种比喻,全用民间成语中认为不可能的事,很像汉乐府《上邪》情侣的信誓而造意更为新奇。)和部分文人中开始创作,中唐词体基本建立,晚唐以至五代,文人化程度加强,艺术趋于成熟。
词从孕育、萌生到词体初步建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隋代到初盛唐,传世作品有限,创作呈偶发、散在的状态。到中唐,有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较多诗人从事填词,这种文体的写作才从偶发走向自觉。
二、唐代词人及作品
1、词体在民间兴起后,盛唐和中唐一些诗人,以其敏感和热情,迎接了这一新生事物,开始了对新形式的尝试。 
张志和《渔父》(五首)第一首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江南的景色,渔父的生活,都写得极其生动传神。
元和以后,作词的文人更多。白居易、刘禹锡都爱好声乐歌舞,经常为歌者作诗填词。如: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这三首《忆江南》,首章首句“江南好”,摄尽江南景物种种佳处,总绾三章。二、三两首分咏杭州、苏州胜景,而又均承首章结句:“能不忆江南。” 三章自具首尾,而又脉络贯通,浑然一体。
忆江南   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①。弱柳从风疑举袂②,丛兰浥③露似霑巾。独坐亦含颦④。
【注释】①多谢:殷勤致意的意思。洛城人:即洛阳人。②袂(mèi):衣袖。③浥(yì):沾湿。④颦(pín):皱眉。
【评解】这首词,作者曾自注:“和乐天(即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词中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杨柳依依,丛兰洒泪,写来婉转有致,耐人寻味。最后“独坐亦含颦”,以人惜春收束全词,更增添了全词的抒情色彩。这首小词,抒发了惜春、伤春之情。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此词已不再咏调名本意。女性和闺阁的气质突出了,比白居易的词在意境上更加词化。透露了词在文人手中自觉而迅速演进的痕迹。
2、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能不忆江南。
【注释】①谙:熟悉。②蓝:蓼科植物。其叶可制青绿色颜料。
【评解】这首小令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作者以比喻手法,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色彩明丽,写尽江南春色。全词以平易的语言表现了优美的情韵,唤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