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阅读教学探讨,约2480字。
阅读能力测试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思考
长沙市沅丰坝中学 许工林
前言: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之一。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能力测试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在我国开展研究已有十几年了。阅读的作用在于获取信息(包括潜信息—情感)。而阅读所需要的能力则归纳为二类:一是准确地接纳信息;二是依据这些信息进行思考。阅读能力是终身受用的能力,因此,阅读对于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在青少年时期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深造学习,更有利他们的终身学习。
一、问题发现
我们在教学中虽然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但初中学生毕业时还是有一次竞争式选拔,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不被淘汰,经过第三年的冲刺,有的学生如愿以偿,欢天喜地。有的学生却败下阵来。就语文科而言,造成语文科成绩不理想,其中阅读理解能力欠缺,测试时失分过多不可忽视。一份语文试卷100分分值,作文50分,基础知识中“阅读理解题”占去30分,占了卷面分值的1/3。有些同学这类问题处理不好,结果影响了语文成绩。
2001—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得分率分析数据能说明这个问题:30分阅读理解题,得分率是65%左右,几年来语文平均分总徘徊在72—78分之间,很难有较大突破,这不能不引起语文教学的重视。
另有问卷调查也能说明“阅读理解”题是学生语文科检测中的拦路虎。我曾对100个初中毕业生做过调查问卷:80%的学生最担心的试题是“阅读理解”题。他们大多数认为做题感到困难:有的阅读速度跟不上;有的对文章整体把握不准;有的对须发挥的主观题,却不会思考;有的甚至对一篇短文,连文体都无法确定……如此等等,因而做起题来把握甚小。
基于以上现象,我们作了一番探究,发现语文阅读测试结果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关系密切。尤其在最后冲刺阶段加强有针对性的课堂阅读训练很有必要。
二、问题思考
初三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训练的针对性不强——问题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