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教案3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12 15:01:4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370字。
1   药
教学目的:
1、掌握课文在结构上的特点(双线结构),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示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归纳主题的方法)。
3、理解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对连接线索的作用,从而领会《药》的思想内容。
重点难点:
1、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2、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设想:在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学习从人物和情节的关系出发,讨论结构特点和主题思想。共三课时。
                                
第 一 教 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和内容。
导入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一单元。本单元是小说单元,也是本期学习的第二个小说单元。单元学习重点是: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主题。
简介: 1.情节的定义;2.情节包括几个部分;3.阅读小说时对情节要注意的三个“是否”;4.主题的定义;5.分析主题时要考察的三要素和两要点。
下面我们将以这些知识来指导我们阅读分析《药》。
思考:“药”是用来干什么的?(医治人们病苦,疗救社会)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小说的思想内容是否能回答这个问题。 
一、初读课文 
要求: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1、请把能体现小说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情况的有关人物服饰、语言、环境描写的文句勾画出来。
    2、讨论:作者通过上述描写,反映了怎样一个典型环境?
提示:这篇小说写于1919.4.25,“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小说以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药》是描写辛亥革命时代的作品。辛亥革命后,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被推翻了,但是,由于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实行妥协,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严重脱离群众的,空想依靠少数人的力量(包括用恐怖手段)代替群众的革命运动。1907年,光复会的成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此挖出徐的心肝炒食。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被捕于绍兴城的“古轩亭口”。 
鲁迅对他们的被害很是悲痛,同时又结合自己的经验,深感人民不觉悟,革命是不会成功的。“五四运动”前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鲁迅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了《药》,正确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 只有发动群众,革命才能成功,中国才能得救。 
二、复读课文
要求: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它一
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
1、归纳:《药》所包含的两个故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