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10010字。
《一名物理学家的历程》课堂实录
老师:好,上课!
学生:起立,敬礼!
学生:你好,我爱语文,更爱谭老!
老师:我爱你们,请坐!
老师: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隐藏着关于童年和青年的时期的成长密码,这些密码可能是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产生某种念头,或许就会成为未来打造我们成长大门的一把钥匙。
今天,老师将带学生们来走进一位科学家,一起去探索他的成长历程。
请学生们翻开课文,14课,迅速整理昨天的预习成果:请学生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讲述了怎样的成长历程?
老师:好,那个学生先来?
学生:首先,这篇文章由观察鲤鱼引起遐想,然后由爱因斯坦的故事的启迪,激发作者的兴趣。
老师:请坐。文中用比较严密的语言概述故事。一共讲述了几个故事呢?
学生:3个故事。
老师:几个阶段呢?
学生:2个阶段
老师:这是一篇科普文章,我们的作者并没有讲解高深的理论物理知识和道理,而是带着我们去回顾,在他成长历程当中,对自己人生比较重要的两个阶段,三个故事。
在这一时期,对于鲤鱼世界的幻想,对爱因斯坦世界的向往,建立实验室,之后,我们看到了他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
这是一种并时性和共时性并存的结构,使文章的思想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浅层次的阅读,的确可以解决文章脉络结构的简单问题;可是只有深度阅读,才能让我们真正的走进字句,走进作者,和文本对话。
接下来请学生们细读文本,默读勾画具体的词语和句子——最能够引起你兴趣的点在哪里呢?这两件叙事又是怎样启迪作者走上科学探索之路的呢?
学生:默读、筛选勾画。
老师: 请学生来分享一下,通过你的默读勾画,你都找到哪些可以触发你兴趣的点?谁先来?好的,把麦克风给她。
学生: 我非常感兴趣的点是,关于他对孩童时期的记忆,课文第三段第一排“我常常给自己提出一些只有小孩子才能问的傻乎乎的问题”,然后在后面的11段第一排就有”像许多孩子一样……”,然后在后面13段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很神秘的”,后面的16段“一个年轻人的优点,是不会由于世俗约束而停滞不前”,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一个孩子他遇到一些成为科学家所必须要面对的一些事情,让他对他所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