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时作业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4/6 9:09: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00字。

  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基础积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其精湛的技艺令人    。缂丝工艺极为复杂,图案极为优美,可谓    。缂丝工艺曾用于制作“龙袍”,是只有王公贵族一度才能专享的“织中圣品”。“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缂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宋徽宗为缂丝名家朱克柔的作品所题的这首诗,道出了缂丝千百年来深受上层人物喜爱的原因。缂丝作品立体感强,所选的题材又都是人们    的,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完全可以和名家书画媲美。缂丝是个慢功夫,“通经断纬”的制作方法,从开始到结束,要经过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等16道工序,仅一厘米见方的布面上,就要穿插过24根经线,可即便是    的老手,一天也只能织出一两寸素地缂丝,遇到图案繁复、花色细腻的画稿,可能一天仅能织几厘米。今天,(    ),这门古老的技艺正被国人重新认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拍案叫绝 鬼斧神工 司空见惯 驾轻就熟
  B.叹为观止 巧夺天工 喜闻乐见 驾轻就熟
  C.拍案叫绝 巧夺天工 喜闻乐见 熟能生巧
  D.叹为观止 鬼斧神工 司空见惯 熟能生巧
  【答案】B(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结合“其精湛的技艺令人”分析,选用“叹为观止”。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结合“缂丝工艺极为复杂,图案极为优美”分析,选用“巧夺天工”。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结合“所选的题材又都是人们”分析,选用“喜闻乐见”。驾轻就熟:驾轻车,就熟路,比喻承担熟习、轻松的事务。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结合“16道工序,仅一厘米见方的布面上,就要穿插过24根经线”“老手”等内容分析,选用“驾轻就熟”)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缂丝工艺曾用于制作“龙袍”,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一度专享的“织中圣品”。
  B.曾用于制作“龙袍”的缂丝工艺,是一度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专享的“织中圣品”。
  C.缂丝曾用于制作“龙袍”,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一度专享的“织中圣品”。
  D.缂丝曾用于制作“龙袍”,是一度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专享的“织中圣品”。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现代服装中的缂丝这一技法正在被巧妙地运用
  B.现代服装中正在巧妙地运用缂丝这一技法
  C.缂丝这一技法正在被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装中
  D.巧妙的缂丝这一技法正在被运用到现代服装中
  二、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4~7题。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