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4
- 资源简介:
约4150字。
宇宙的边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要点。
2.了解解说词特点,把握说明顺序,体会本文运用议论与抒情的好处。
3.理解作者在文中阐述的思想、观点。
4.了解并学会运用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诵读体悟和鉴赏感受解说词的语言特点。
2.培养学生归纳文本内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文章中读出科学之美,且感受科学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3.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理为科学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解说词特点,学会运用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把握说明顺序,体会本文运用议论与抒情的好处。
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解说词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一小段萨尔的《宇宙》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兴趣,初步了解解说词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和初步把握解说词在影片中的作用。
二、文章结构及说明顺序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分几部分介绍宇宙的?概括说明。(因为学生已经预习了,所以以学生回答为主,教师做必要的补充)
明确:
1.总分为五部分
探索宇宙的奥秘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介绍宇宙中的星系;介绍宇宙中的恒星;介绍恒星和太阳系;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各部分详细说明
宇宙(1—6):主要说明了宇宙是广袤、永存的,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探索宇宙的意义、方法、程度及宇宙的组成。
星系(7—11):主要介绍星系的组成部分以及星系同样大的令人惊讶,继而介绍了星系群、子星系,其中子星系是详细介绍的。
恒星(12—15):写了恒星的自身的特点(发光)、存在的状态和它们年龄的判断方法(所发光的颜色);同时也写了恒星被行星包围的及彗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