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115个成语典故及完整解释
- 资源简介:
约8570字。
《论语》中115个成语典故及完整解释
A
1.哀而不伤
【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北辰星拱
【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
【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
【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
【解释】: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
【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8.不耻下问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
【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
【解释】: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不亦乐乎
【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