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初中语文诗歌鉴赏
- 资源简介:
约32860字。
初中语文必备诗歌鉴赏(含答案)
七年级必备诗歌鉴赏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主题】见练习3
【练习】
1. 观 字起到了统领全篇的作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2.作者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苍茫的大海无边无际,海水摇荡,雄伟壮观。突兀耸立的山岛跃入眼帘,山岛之上百草丰美,树木葱茏。秋风阵阵袭来,海面上波涛翻滚,汹涌澎湃。
3.作者借景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对大海吞吐宇宙气势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和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
4.本诗的写景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虚实结合,动静相衬。“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是实景描写,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示了大海的宏伟气象。“日月之行……”是虚景描写,运用想象手法,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主题】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练习】
1.这首诗用字精炼传神,你认为哪几个字用得好?指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答:第二联中“平”,“阔”,“正”,“悬”用得好。“平”与“阔”是说春潮涌动,江水浩荡,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两岸就显得宽阔,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写帆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正”则显示了风既顺且猛的特点,这样帆才能悬,这句写景极为传神。
(如鉴赏整句:这句诗用生动凝练的语言写出作者在行船之上所见的两岸壮阔美丽的景色,+划线内容)
2.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答:此联写景蕴涵深刻哲理。形象地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突出时间过得极快,含蓄传达出新事物必定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阐述相同哲理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答: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水面似乎与岸平了,两岸就显得宽阔。和煦的春风鼓动着白帆,行进在宽阔的江面之上。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主题】描写西湖早春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练习】1.这首诗描绘了 西湖 (地点) 早春 (季节)的景色,诗中能体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 早莺 、新燕 、 浅草 等。
2.展现诗中所描绘的早春画面。
答:湖中春水初生几乎与岸平。远远的天边白云低垂,与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黄莺争着飞到向阳的枝头歌唱鸣叫,新来的燕子在湖边衔泥筑巢,忙忙碌碌。春花初绽令人眼花缭乱,新生的小草嫩嫩的、浅浅的,才刚刚能没过马蹄。
3.“争”字和“啄”字好在哪里?试分析。
答:“争”字具有拟人的意味,写早莺争先恐后的飞向向阳的枝头唱歌鸣叫,“啄”字则写出新来的燕子在湖边衔泥筑巢忙忙碌碌的景象,表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4.本诗写景有什么特点,结合语句简要分析。
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运用对偶、拟人手法描写早春美丽景色。“争”字具有拟人的意味,写早莺争先恐后的飞向向阳的枝头唱歌鸣叫,“啄”字则写出新来的燕子在湖边衔泥筑巢忙忙碌碌的景象,表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主题】写农村夏夜清新景色,表现诗人闲适喜悦的心情。
【练习】
1.上片描写了农村夏夜里特有的声音 惊鹊 、 鸣蝉 、人声、蛙声,听到这一切,作者的内心一定是充满了 喜悦 之情。
2.请用自己的语言再现上片所描绘的画面。
答:明月初升,山林变得明亮,惊醒了栖息在枝头的鸟鹊。清风吹拂送来阵阵蝉鸣之声。在弥漫着稻花香的田野里人们在谈论着今年的丰收年景,耳畔回响着此起彼伏的蛙鸣声。
3.这首词描写景物有什么艺术特色?从一个方面简要赏析。
答:上片描写乡村夏夜之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夏夜特有的声音:惊鹊、鸣蝉、蛙声和农人们谈论年景的说话声,衬托了乡间夏夜宁静祥和的气氛,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主题】见练习1
【练习】
1.全诗共描写了10 种景物,表达了作者 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的感情。
2.前三句诗用18个字描绘了9种事物,生动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请你站在“断肠人”的角度,描绘这幅图景。
答: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萧瑟的秋风,走在荒凉的古道上。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乌鸦在树梢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桥畔的几户人家已升起了袅袅炊烟。(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他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是一个漫漫长夜,他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3.请就《天净沙 秋思》艺术特色的一个方面进行赏析。
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运用白描手法,通过名词的连缀在18个字之间描绘了9种景物。勾勒出一幅凄凉的深秋晚景图,画面简洁生动、凝练。同时寓情于景,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抒发了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七年级必备诗歌赏析及练习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意】
神龟虽然寿命长,到底还是要死亡。螣蛇虽能乘云雾,终归要化作土和灰。老马伏在马棚,但日行千里的情志不移。有作为的人到晚年,雄心壮志却永远不会停止。人的寿命长和短,不只决定于苍天。身心健康才是福,只要修身养性,便可延年益寿。回首往事十分庆幸,吟歌一曲抒发我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