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30字。
《药》课堂教学实录
授课:江苏省宿迁中学 王孝玲
评点:江苏省宿迁中学 张丁乙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看屏幕。鲁迅在《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小说《药》写了病态社会的哪些病人?
【以前多数教师教学此文,多从“药”入手,王老师从“病人”入手,另辟蹊径,也许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出示关键词“病人”
生:小说写了病人小栓。
师:哪些地方写到小栓的病?请到文本中找寻,并体会其含义。
学生哗哗翻书,小声地议论,两分钟后,有学生主动站起来回答。
生:“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
“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
“这康大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
又一生:“小栓慢慢的从小屋子里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
“店里的坐客,便又现出活气,谈笑起来。小栓也趁着热闹,拚命咳嗽。”
师:写小栓的咳嗽用了哪些修饰语?说明什么?
生:“一通”“一阵”“不住”“拼命”,说明小栓病得很重。
【抓住这些修饰语让学生品味,就上出了语文课的特点,把语文落到了实处。】
师:“沉疴在身”(出示)。
小栓的咳嗽在什么时候出现?
生:起身、服药后和康大叔夸耀药效时。
师:除了说明小栓的病很重,似乎还另有深意——
生:说明药没效,康大叔骗人。(生笑)
师:是啊,服药后的剧烈咳嗽,预示小栓的病后果不妙,华老栓夫妇的希望幻灭。华小栓拼命的咳嗽又是对声言“包好”的康大叔的绝妙讽刺。
【小栓“咳嗽”这一病状牵动几方人物,引导学生抓住“咳嗽”不放,剥茧抽丝,涵咏体会,层层加深理解,收一石三鸟之效。】
师:除了小栓,小说还写有其他病人吗?
【围绕“病人”把教学过程又向前推进了一层了。】
学生思索片刻,顿悟。
生:老栓夫妇。
师:他们也是病人吗?有什么病?有哪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