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阅读专题——独特性与典型性:阿Q的精神胜利法探究
- 资源简介:
约3840字。
独特性与典型性:阿Q的精神胜利法探究
【专题解释】
本专题精读《阿Q正传(节选)》,参读《阿Q正传》和丰子恺漫画《阿Q正传》,赏析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梳理建构“精神胜利法”的丰富内涵,理解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从而理解鲁迅的启蒙思想。
【预习任务】
1.阅读《阿Q正传》序言(即第一章),了解作者对“文章的名目”以及阿Q姓氏、名字、籍贯的说明,思考作者为什么用如此庄重严肃的文学样式来给无名无姓、籍贯渺茫的阿Q作传。
2.阅读课文《阿Q正传(节选)》,尝试概括阿Q的生活片段,找出阿Q“精神胜利法”的主要表现,在教材空白处作旁批。
3.阅读《阿Q正传》第四至九章,梳理主要情节,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塑造“阿Q”这一人物形象。
4.欣赏丰子恺漫画《阿Q正传》,想想画家笔下的阿Q形象是否符合你的理解和期待。
【学习任务】
任务一 漫画激趣,细读慢品
观看北京卫视《念念不忘:含蓄人间情味开创者丰子恺》节目前6分钟,了解丰子恺先生于1937、1938、1939年三度创作漫画《阿Q正传》的主要故事,思考为什么在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艰难岁月,画家丰子恺先生不顾画稿一再被毁的惨痛遭遇,坚持创作并成功发表漫画《阿Q正传》。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让丰子恺先生读之落泪、潜心创作并祈祷“将来的中国不复有阿Q及产生阿Q的环境”呢?
《阿Q正传》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是小说的序言,交代了小说人物名字的由来,介绍这是一个无姓无名、籍贯模糊的底层小人物,顺笔讽刺了当时的文人和遗老遗少。教材选择的是《阿Q正传》的第二、三章,这两章精练地刻画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小说在第二章明确写道:“阿Q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
有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请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阿Q“精神胜利法”的言行,并进行点评。
示例:
序号 原文 点评
1 赵太爷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除有钱之外,就因为都是文童的爹爹,而阿Q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生活困窘,没有家,没有固定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地位低下,穷得娶不起老婆的阿Q却妄自尊大,自吹子虚乌有的儿子会更有钱,让人觉得好笑又心酸。
2 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面对恶意取笑且凶蛮欺负自己的闲人,阿Q软弱畏惧,任其奴役,只好在心里说话,视闲人为儿子,占得便宜,得到补偿,仿佛扳回了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