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 资源简介:
约35310字。
liguilin1970古代文化常识
一、考点解读
古代文化常识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但是由于此题涉及面极广,需要识记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如何识记丰富的古代文化常识,如何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广积累、勤巩固,才能拓展知识面。不能仅仅依靠死记硬记,要在发散理解的基础上,巧记善记、记牢记多。
二、知识储备
(一)分类储备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的内容虽然复杂繁多,但是分类却比较清晰,因此,分类掌握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知识点分类如下:
山川地理:九州、八荒、六合,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关内、关外、江东、江左、五岳、三秦、城郭、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等。
宗法礼俗:宗法类主要有天子七庙、太子、建储、爵号、庙号、追赠、太牢、少牢、郊祭、社日、九族、姻亲等,礼俗类主要有北面、南面、东向、坐、跪、跽、箕、婚礼、丧葬、祭礼等。
文化科举: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秀才、举人、贡士、进士、解元、会元、状元、四书五经、六艺、五音、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校、痒、序、学、国子监、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司业、教授、监生、童子等
名号称谓:称谓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直称姓名,第二种情况是称对方的字、号、谥号、斋名、籍贯、郡望、官名、爵名、官地、公、君、吾子、卿等(有时候称呼前加“令”“仁”“贤”字),第三种情况是谦称寡人、朕、孤、仆、不才、不佞、愚、鄙人、敝人(在有些谦称前可以加“家”“舍”字)等,第四种情况是敬称陛下、皇上、大王、帝号、庙号、公、君、足下、丈、大人等。
官职官署:官职主要分中央和地方,中央分三省六部,其中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的是尚书省的六个下属部门,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个部门各自管辖四司,一共有二十四司等,地方分州、郡、道、路、府、省等。同时要注意与官职有关系的词语如授、除、擢、迁、贬、启骸骨、悬车、下车等
天文历法:天文主要有星辰名称、圭表、阴阳等。立法分为纪年法。纪月法、纪日法、纪时法、节日和节气。
(二)主要设误方式
分析现有高考试题及模拟试题,了解命题者惯用的设误方式,并预测未来高考卷可能出现的新的设误方式,有利于识别陷阱,准确答题。
①扩大范围。如2021年全国乙卷的第11题B项,对“抵极刑”的解释属于扩大范围。
②跳脱背景。如2021全国新高考 II 卷的第11题C 项对“部曲”一词的解读存在脱离文本背景的问题。
③不明职责。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第11题D项,对“庶务”的解读属于不明职责。
④张冠李戴。如2020年全国卷Ⅰ第11题B项,殿试本由皇帝亲自主持,却被说成由丞相主持。
需要注意的是出题者在设误时,有时候也会兼顾到考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因此,在分析判断文学常识时要注意结合涉及的具体文意。
三、解题要领
1.调动积累直接判
该方法主要依据平时各种知识的积累直接判定选项的正误。
①联系生活常识和历史知识。如“朕”一词,我们就可以联系古装电视剧,皇帝自称“朕”等。再如“吏部”可以依据初中历史所学的中国古代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相关知识直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