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05:病句的修改与辨析
- 资源简介:
约12590字。
专题05: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大约800年左右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尖塔倒塌,屋顶烧毁,损失惨重。
B.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图片,让举世震惊。
C.武威文庙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D.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不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要当我们走出表达上的舒适区,才能够发掘出语言自身更多元、更丰富的可能性。
B.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够承受多少挫折。
C.当个人陶醉在无压力的舒适环境中时,关于忍耐力正在一点一点消失。
D.孩子未必不是从小就这么脆弱,只是他们夫妇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临近考试,为了让自己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我总喜欢在皎洁的月光下,仰望满天繁星。(把“满天繁星”改为“苍穹”)
B.在这次学校举办的“元旦”文艺晚会上,同学们表演的节目大多以唱歌为主,充分展示了他们青春的风采。(把“大多”删去)
C.我们之所以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把“的原因”删去)
D.予人政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但是明天也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一个玫瑰园。(把“不仅 但是”改为“虽然 但是”)
4.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去掉“通过”或“使”)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养成”前加上“是否”)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教材。(删去“为”)
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个别商贩昧着良心制作假冒伪劣食品,这不仅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将“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和“扰乱了市场秩序”互换位置)
B.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同仁就如何培养学生情商的问题公布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将“公布”改为“发表”)
C.佛山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删去“其目的”)
D.在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要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全面提高国家安全治理。(将“提高”改为“提升”)
6.下面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四句诗的句子语气分别是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B.《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国孕育儿子”。
D.随着新料迭出,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持续发酵。——这句话没有语病。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立冬过后,在大桥旁的河滨公园里,一大片粉黛乱子草在风中摇曳,掀起一层层粉色波浪,引诱了不少市民游客。(把“引诱”改为“吸引”)
B.随着土壤的改良和种植技术的进步,会使“海水稻”的产量逐年提高,从前一文不值的盐碱地会变成抢手的“香饽饽”。(把“提高”改为“增加”)
C.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在“活用知识”后加上“的态度和意识”)
D.制片人谈及选秀节目《上线吧!华彩少年》之所以设置笔试的原因,是因为华彩少年首先得爱祖国,爱中国传统文化。(删去“的原因”)
8.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繁多”“卧听”“山茶”(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形容词、动词、名词)
B.“长夜漫漫”“年轻舵手”“放下包袱”(这三个短语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没有语病)
D.随着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日益广泛,让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路越走越宽,早已超越了传统文化、文学作品和汉语教材的“老三样”。(缺主语,删去“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