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之标题作用
- 资源简介:
约69860字。
阅读之标题题
?? 知识梳理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正确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有助于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一般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标题含义,一般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种。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是文章揭示的中心。标题作用,即标题表明写作对象、体现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提示情感主旨等。
提问方式:
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题目有什么含义?
标题有多重意蕴,请分析
标题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以xx为题?
分析标题“xx”的作用
标题有什么妙处?
标题是否可以换为xx?
提问关键词:
标题、题目、“(标题中关键词)”、“(文章内容关键词)”
含义、意蕴、理解
作用
解题思路:
1. 标题含义,基础思路“浅深(线手)”
2. 标题作用,基础思路“浅深线手套”
3. “浅深”:确定浅层、深层含义
1)看标题→找文章,标题一般含有多组词语,进行初步拆词,将各个小词内容结合文章进行思考;将标题整体短语内容,结合文章进行思考
①文中定位,找到直接出现相关内容,概括整理
②分析词义,找到与文章结合的内容部分,分析概括
③注意手法,找到与文章内容的关联点,分析概括
2)看文章→析标题,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主旨,关注与标题词语的语意、手法等联系,分析概括
4. “线”:线索,贯穿全文
5. “手”:手法技巧,包括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特点等
6. “套”:考虑对读者等多角度的表达效果
7. 注:标题题的答案往往紧扣标题所含的字组织语言
规范答题:
1. (线)文章以“XX”为线索,贯穿全文
2. (浅)点明写作对象,点明的时间、地点、背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记叙了……
3. (手)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象征、双关、引用、化用、倒装……)手法+(结合文章进一步解释)
4. (深)暗示主旨,点明文章中心,表达了……
5. (套)吸引读者兴趣;引人深思、意味深长;
意蕴丰富、富有诗意、富有文采;
设置悬念;生动形象;奠定感情基调;新颖含蓄……
?? 典型练习
(2022??天津??模拟预测)阅读《阳台上的花》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阳台上的花
黄咏梅
①意识到母亲喜欢花,已是她退休的时候了。记忆中,我们家阳台上也种植物,但很少见到花。在有限的花盆里,小葱、小蒜、小辣椒、芫荽这些与其说是常见,不如说是常备。厨房里,主菜炒起来了,母亲会命我到阳台摘几根小葱或小辣椒,洗洗,直接放到锅里。“物尽其用”四个字,被母亲一辈子奉为人生信条,也将母亲训练得心灵手巧,家里很多淘汰的旧物都被她不厌其烦地改为他用。
②母亲不种花,可能也觉得花不好伺候。我们一家五口人,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养花。种下的花如果不开花,还不如种小菜。母亲种菜是很积极的。小时候有那么几年时间,我们家安在一个半山腰的独间平房。房前有一片平地,被母亲用篱笆围成小菜园,里边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基本上可供应一家人的日常需求。印象最深的是葫芦,藤蔓攀在篱笆上,果实藏在叶子下。我们三个小孩子会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葫芦,用一根针,在葫芦瓜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比赛哪一只长得又快又大,就像比赛自己的身高一样。母亲很懂种菜,在她特别的照顾下,刻有我们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总是长势喜人,最终结出了皆大欢喜的果实。而刻着父亲母亲名字的那几只葫芦,远远落后于我们。我们欢天喜地地将自己的葫芦摘下来,挂在屋角,让它们跟我们的名字一起晒干、变黄,最终成为书桌上的摆设,权当一束不会凋谢的花。
③十七岁那年夏天,我到桂林读大学,父母送我去报到,趁机游览一下桂林山水。那是我第一次跟父母出远门,应该也是父母第一次一起出门旅游。我们住在一个简陋的小旅馆,窗外可以见到清澈的漓
1.请你谈谈对本文标题“阳台上的花”的理解。
2.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愣了好一会儿,夸张地提高嗓门说,再瘦也是最大的。
3.本文第③段写母亲命名“人脸花”,结尾才点明花名及花语,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①段使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列举母亲在阳台上种的多种植物,表现她勤劳俭朴、聪明能干的特点。
B.第②段中画线词语“皆大欢喜”既指孩子们因刻着自己名字的葫芦结果丰硕而欢喜,又指父母因满足孩子们的心愿而欢喜。
C.第③段写“我每次都会想起那年小旅馆前的‘一家五口花’”,主要原因是这些花奇怪且美丽,我被它们吸引了。
D.第④段“共同的约定”指每年过年“我”回家时,海棠花总会准时开花,“我”会在盛开的海棠花下,为父母染发。
E.文章两次写到“人脸花”,第一次在桂林一家旅馆,第二次在小区,既写了此花外形、颜色,又传达出它所寄寓的美好情感。
(2020??天津北辰??统考二模)阅读《那一束光》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束光
李朝德
①挂了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
②车窗外,远山只剩下黛色的模糊轮廓。火车还要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早就黑了。火车在夜色中呼啸前行,我一路忐忑。
③我从昆明乘火车去宣威参加会议,列车要穿过家乡所在的村庄。近乡情更怯,兴奋激动转眼间又因远离而失落,那种感觉难以描述。我打电话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很高兴,但我不无遗憾地说:“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