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9/14 9:49:36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6360字。

  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入学检测
  语文试题
  命题人:臧铭勋     审核人:贾老师
  注意事项:
  ①试卷共8页,答题卡共2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②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并张贴条形码;
  ③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作答不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生态文学”的关键是“生态”。这个限定词的主要含义并不仅仅是指描写生态或描写自然,更是指这类文学是“生态的”--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生态思想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生态文学基本的特质。
  生态文学以生态整体主义或生态整体观作为指导考察自然与人的关系,它对人类所有与自然有关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判断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即生态系统和谐定和持续地自然存在。不把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中心、不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终极度,并不意味着生态文学蔑视人类或者反人类;恰恰相反,生态灾难的恶果和生态危机的现实生态文学家认识到,只有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根本前提和最高价值,人类才有可能真有效地消除生态危机,而凡是有利于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最终也一定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利主或根本利益。
  生态文学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考察和表现主要包括:自然对人的影响(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自然整体以及自然万物与人类的关系,人对自然的征服、控制改造、掠夺和摧残,人对自然的保护和对生态平衡的恢复与重建,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审美,人重返和重建与自然的和谐等。在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时,生态文学特别重视人对自然的责任义务,急切地呼吁保护自然万物和维护生态平街,热情地赞美为生态整体利益而做出的自我特牲,生态文学不能忽视生态责任,它把人类对自然的责任作为文本的主要伦理取向。
  生态文学表现的是自然与人的关系,而落点却在人类的思想、文化、经济、科技、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上。探寻和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使得生态文学具有了显著的文明批判的特点。许多作家对人类中心主义、征服和统治自然观、发展至上论等思想观念,对破坏生态平衡的自然改造、竭泽而渔地榨取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违反自然规律和干扰自然进程的科技创造、严重污染自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等许许多多的思想、文化、社会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批判。正因为这一特征,在判断具体作品是否属于生态文学时,可以不把直接描写自然作为必要条件。一部完全没有直接描写自然的作品,只要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也堪称生态文学作品。
  生态文学在艺术上与其他种类文学一样,并无特别之处。它仅仅是文学的一部分,也并不夸望取代以人为本的文学。但是,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使它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价值。生态文学是人类减轻和防止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文学领域里的必然反映,是作家对地球以及所有地球生命之命运的深深忧虑在创作中的必然表现。文学家强烈的自然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推动着生态文学兴起、发展并走向繁荣。
  (摘编自王诺《什么是“生态文学”?》)
  材料二:
  中国生态文学肇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转型期。此期间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品。在公众对生态问题有了更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今天,这些作品对进一步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的伦理尊严、人类的生态责任等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启示作用。短暂四十年内,我国的生态文学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生态文学应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其写作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文学”“自然”“生态”三个方面。
  B.对于主张从人类中心走向自然中心的极端化倾向,生态文学作家应该提高警惕,在创作实践中自觉抵制。
  C.生态文学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考察和表现只包括:自然对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影响、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
  D.在生态文学创作中,仅靠“书斋式”的想象替代对生态困境复杂成因的直切观察的现象是需要反对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生态文学带有文明批判的特点,因而一些生态文学家借助生态文学作品探寻、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
  B.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使生态文学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价值,可以预见,生态文学终有一天会取代以人为本的文学。
  C.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认为,生态文学作品要反对改造自然。不过从整体上看,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D.某篇散文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自然,但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那么这篇散文可以被认为是生态文学作品。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论证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徐刚等作家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地球生态,用深沉的文学情感,把自己走近自然,体验自然的感受诗意地叙写了出来。
  B.阿尔贝特在《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书中提出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生态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C.一些写作者足不出户,一天能轻松写出几首甚至十几首多采用花草树木等意象加上生态思想或哲理构成的生态诗歌。
  D.《山海经》《小石潭记》《徐霞客游记)等景物记、游记,构成了中国古代生态文学基本面貌,至今为读者所称道。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生态文学基本的特质”。(4分)
  5.生态文学写作者应当如何做到让“生态文学莫走偏”?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南河春晓
  从维熙
  春节的夜晚,南河两岸的村落响着爆竹。
  在这年节的午夜里,有一个高个子的年轻人,顺着河滩走过来了。他有时走得很慢,有时又迈大步急走,不论快走慢走,眼睛好像不够使唤,一会儿望望这黑茫茫的村子,一会儿眼神又落在白杨树林。走到河渡口的时候,他停住脚步,胸脯有些颤抖地吸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