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9/16 20:52: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2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380字。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封锁线
  茅 盾
  昨夜朦胧的月光下只觉得这大房子像个堡垒,今天白昼再进来一看,嘿,这简直可以说是一座要塞。
  那一圈围墙。团团四周全是上下两层枪眼。门楼顶上“居然雉堞式,而且是平顶,必要时这就是机关枪阵地。说它像一座城,实在不嫌夸大。现在这“城”中就住了十几家老百姓。他们腾出一间招待那五个客人——逃难的外江佬。
  五个客人洗过脸,都坐在阔大的木板铺上,看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孩子擦步枪的机件。而那大孩子是被派来招呼他们的。他们要问的话很多。最要紧的一件事是今晚能不能走。他们还想多知道一点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过去两个晚上的夜行的经验。特别是行列常常脱节,走不快的人急得要命——这一些不大好的秩序,使得他们想起了就满心不安,问话就多了。但是这大孩子只能说客家话。客人中的老徐能说半生不熟的广府话。和这大孩子双方都半懂不懂地攀谈了好一会儿,仿佛弄明白了:今晚走的路要通过敌人在公路上的两道封锁线。
  一个年青人带着个墨水瓶走进房来,就在靠近窗洞的桌旁坐下,在一本笔记簿上写起什么来。
  客人们认识这面孔。昨夜在半山松林里,他是彻夜担任警卫的。虽然看样子他并不有闲,可是五个客人不肯放过他,谈话就开始了。
  这青年懂得国语,也能说几句,虽然十分生硬。他告诉他们:今晚能走,不过要通过两道封锁线。
  “是不是你送我们去?”
  “现在还没晓得。”
  “我们希望你能去。因为你能说国语,我们路上方便些。”
  他点一下头,不说什么,谈话暂时中断。
  他拿出一本相当厚的书,很用心地读着,时时在笔记簿上记下些什么。
  客人们瞥见了这书名是《论民族民主革命》,话题又来了。客人们一次一次追问。才知道他是南洋华侨,在新加坡做机器工人,广州失陷以后和许多热血的华侨子弟跑回祖国来,参加了抗战的阵营,他姓张。
  离动身还有两小时,那个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挂,—一军毡,粮袋,胸前交叉的子弹带,手榴弹两颗,一支长枪则斜挂在肩头。跟他那矮小的身材很不调和。
  “你也去吗?”客人之一好奇地问了一句。
  他笑嘻嘻点着头。
  “还有谁是去的?阿张呢?”又问。
  他很快地说着客家话。
  “他说什么?”客人之一问他的同伴。
  “他说。路上如果碰到了敌人,就请他们吃手榴弹。”勉强能听懂的老徐回答。
  “不要只顾快走,以至失了联系……”这是客人们向姓张的青年提出的要求。
  阿张都答应了。可是他再三叮嘱:“不可以打手电,不可以吸烟,不可以谈话。昨晚我们看见远远有火光,还当是敌人呢!”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阿张的肩头斜挂着卷成一团的军毡,腰间是手榴弹,手电筒,手里是一支手枪。开路是四支长枪,压队是两支,他自己和另一支长枪则在中间,五个客人紧接着他,两副挑子放在他的前面。
  他撮口吹了一声,这一行人就在夕照中移动。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写大房子像“城”,意在说明它颇具规模,功能丰富,体现了游击队的选址用心。
  B. 五个客人到后总是寻机跟人对话,主要是因为在陌生的地方他们满心不安,心忧行程。
  C. 过第一道封锁线前,客人疑心公路就是封锁线,队伍不停急走,彰显了他们行进时的紧张。
  D. 文章两次写到月光明亮的细节,作者用词从“威胁”变为“很好”,体现了情节的推进。
  2. 关于那个大孩子 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写他擦步枪,结尾他又担任瞭望哨,形成了首尾的呼应,结构圆融。
  B. 他只会说客家话合乎地域特征,也利于突出反击入侵、众志成城的主题。
  C. 出发前提到他“全身披挂”并说请敌人吃手榴弹,暗示过封锁线的危险。
  D. 他和《百合花》中的通讯员都是年纪轻、细心体贴又朝气蓬勃的好青年。
  3. 过封锁线时,虽然没有写敌我正面交锋,但文本紧张氛围不减。这种氛围的营造是如何实现的?谈谈你的理解。
  4. 本文如同《荷花淀》,在人物形象塑造时并没有刻意交代革命者的具体姓名。请结合文本分别赏析本文塑造的革命者群像。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彰显了他们行进时的紧张”错误,由原文“‘刚才走过的就是封锁线罢?’客人们问”和下文“……这里是危险区域……可是不慌”可知,客人疑心公路就是封锁线,只是他们本来就不知道哪里是封锁线,并不是因为紧张。
  故选C。
  【2题详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元和初,召为国子博士,迁都官员外郎。时华州刺史阎济美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