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钩玄提要点,获取信息全——内容理解分析”学案
- 资源简介:
约5720字。
第1讲 钩玄提要点,获取信息全——内容理解分析
内容理解题重在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从命题看,命题者所设置的选项有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直接转换,有的是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度的整合或迁移。此题型重在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准确定位信息并仔细比对,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作答。
一、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材料内容……”,此类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
二、解题技法
新题型文本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它的文本是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1.角度多样。高考所考查的非连续性文本,一般是多则材料,且出自不同作者,表达的观点不尽相同,需要横纵分析,前后对比。
2.信息量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每则材料都很短,二三百字或百余字,但都是节选的“精华”部分,有效信息集中度高,文字表述简洁。
3.手法灵活。非连续性文本多运用文字、图表甚至符号传递信息,形象直观,手法多样,需要多角度接受,对比鉴赏。
新题型文本阅读的“内容理解分析类题”的解答,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一)答题策略:
(二)解题方法:
1.识别陷阱法
内容理解分析类选择题,其选项都是命题人对原文信息作了转换处理。如果对命题人的转换手段与设题陷阱有所了解的话,会对做题帮助很大。
设题陷阱 类型解读 选项特征 解题方略
偷换概念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暗中将相关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做了改变,乍一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错误 选项句与原文中的句子往往相差很少,或增加、减少一两个词语,甚至是增减“的”“了”这类虚词,或换了一个相近的词语或句子而改变了句子原意 应注意看选项与原文是否存在信息对接错误的现象,尤其要看选项句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