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35
- 资源简介:
约3590字。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第13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前文的情节是因高衙内看上林冲妻子调戏不成,故意设计让他误闯白虎堂,构成犯罪而发配沧州;在发配途中,收买押解官试图谋害他性命,幸得鲁智深相救。于是总算无虞到了沧州。
选文就从此处开始着笔。小说教学角度,我认为本篇有这些教学内容:
林冲人物形象以及其性格变化的轨迹,小说的环境描写,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特别是对林冲几处动作描写,很值得体味),官逼民反的小说主旨。本篇文章的特殊性是,“风雪”这一环境设置,很高妙。它既是选文标题的核心词汇,也是自始至终萦绕其中的自然环境;它既是故事发生的特定自然环境,又可以暗指整个社会环境对林冲的步步紧逼;既让小说情节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又与人物性格转变息息相关。
纵观与本课有关教学,我们往往会把课堂探究聚焦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旨意蕴的探寻,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写了什么,而甚少会去关注怎么写,很少会从叙事学视角入手,去关注看似巧合的情节中的逻辑链条,去体会小说引人入胜的叙事手法。基于这样的考量,我把“风雪”作为本次教学的主要抓手,把教学重难点定位于理解“风雪”在叙事中的作用,体会环境与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细读文本,理解“风雪”的作用;
2.深入研读,体会特定环境与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风雪”在叙事中的作用,体会环境与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预习准备:
1.查找关于林冲的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你所了解的林教头。
2.阅读课本选文,着重勾画环境描写部分,思考这些笔墨有何作用。
一、导入
郭沫若说,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不经历风雪,难见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不经历风雪,也难看清一个人真正的底色。有这么一个人,他的生命真切地直面“风雪”,他就是林冲,今天我们通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来一起走近他的生命。
二、设疑自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