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学设计37
- 资源简介:
约3540字。
将进酒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体会李白诗歌热烈奔放的感情和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
2、 体会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人生际遇,深味其人生轨迹。
3、 逐渐掌握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层面去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
重点难点:
背诵全诗;
借助思考练习挖掘诗歌的思想和艺术内涵。
掌握诗人复杂多变的情绪,掌握诗中出现的典故。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介绍背景,背诵全诗,梳理诗人的感情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为“盛唐之音”的辉煌乐章,李白的诗歌以其浓烈的情和飘逸的艺术魅力震撼了一代又一代文心诗魂。
现代诗人余光中一首《寻李白》总是令人回味无穷:“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握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苦吟。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也对李白倾尽才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今天我们以诗为酒,为李白豪放一回,大醉一场。
二、题意及背景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犬臼”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三、整体感知
问题设计一:
诵读全诗,体会思考练习一所言“这首诗用长句开篇,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中间感情复杂而多变;结尾忽然振起,有如登泰山绝顶,一览天地之大”,并思考:天风海雨之势是通过怎样的意象营造的,流泻出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中间感情复杂多变”是怎样的“复杂多变”?结尾的振起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明确:
开篇: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由此联想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