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教学探究和反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5 10:56: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00字。
(N3)  让  学  生 “动”  起  来
——《失街亭》教学探究和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与文本对话,给全文作批注,多角度解读文本,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从而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2)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多元解读马谡、诸葛亮人物形象,学会辨证分析人物,辨证看待事物。
(3)通过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撰写读后感,认识本文的现实意义,增强时代责任感。
 设计理念: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新课程的理念和相关的要求为视点来重新认识和规划课堂教学,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教学“生成”的过程是一种探索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的探究过程。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说:“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改进教学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由于小说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很多学生喜欢看,但这种喜欢大多停留在对情节的感性把握上,对其内在的涵义缺少理性的分析。而教师在教小说时,通常的教学流程是:作者介绍、写作背景、情节、人物、环境、主题和艺术特点的分析,往往是教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地毫无独到;教师讲得唇干口燥,学生听得毫无味道。我常常想,如果我们只是把教参上的东西一股脑儿地倒给学生,那还要我们语文教师干什么,所以小说教学必须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抛开小说教学围绕三要素转的传统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探索,在自主活动中完成师生的双向建构。  
教学过程:
(一)彻底自学,学生自主构建文本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学习不是空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