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21 15:58: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330字。

  王道乐土   以民为本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并归纳其规律;
  2、能够理顺错综的文章思路;
  3、学习比喻、排比等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欣赏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
  4、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和可贵的民本思想。
  教学重点    目标1、3
  教学难点    欣赏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
  教学过程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顾初中学过的“孟子二章”(《鱼 我所欲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感知《孟子》与《论语》风格的不同。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孟二圣仁爱思想一以贯之,而语言风格和个人气质却大不相同。今天我们再次打开经典《孟子》,欣赏《孟子》雄辩的魅力,感受孟子刚健的气质。
  二、通读课文,粗知文意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
  3、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第2-3课时
  学习设计:分片段演读课文,落实文言字词句知识。
  任务一:依据文章某一个相对完整的片段,分小组设计一段课本剧表演。
  要求:台词可依原文,可文白夹杂,也可转换为方言口语,但要基本保留原意。片段选择由课代表统筹安排,不要重复。
  设计示例:(一人演齐宣王,一人演孟子,小括号部分由两个阵营的群演分别完成。)
  齐宣王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声询问:可得闻乎?)
  孟  子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征求意见性地齐说:则王乎?)
  齐宣王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孟  子  (语气坚定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声音逐渐加大地齐读三遍:莫之能御也!)
  齐宣王  (试探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疑惑地齐问:可以保民乎哉?)
  孟  子  (点头,肯定地)可。(齐声旁白:当然可。)
  齐宣王  (疑惑地)何由知吾可也?(疑惑地齐问:何由知吾可也?)
  孟  子  (亲切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七嘴八舌地小声问“不识有诸?”,又一起看向王,高声齐问:不识有诸?)
  齐宣王  (微笑点头)有之。(自豪性地齐说:有之,有之,有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