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同步练习35
- 资源简介:
约13540字。
7《包身工》同步练习 (含答案)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6岁儿童眼中的非洲劳工世界
(记者沙伦•拉弗拉尼尔发自加纳凯泰克拉奇)
①清晨5点,沃尔塔湖上一片黑暗,马克•夸杜沃就被从睡梦中唤醒,起身离开他潮湿、肮脏的地板上的睡铺。开工时间到了。
②还打着寒战的马克帮着把一艘独木舟划到湖中。在接下来的5小时里,他的工友一寸一寸地收渔网,马克把船里的水舀出去,以免船沉没。
③马克还没吃早饭,破败的船桨是那么沉重,他几乎抬不起来,但他还是全神贯注地听从坐在独木舟尾的夸杜沃•塔基发出的每个命令。塔基31岁,体格健壮,稍有不满便对马克拳脚相加。
④“我不喜欢这工作。”马克小声嘟囔着。
⑤马克•夸杜沃今年6岁,约30磅重,穿着蓝红相间的短裤和印有小美人鱼的T恤衫,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而不像是一个船工。他还太小,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来到这个渔村。
⑥但其他三个较为年长的男孩知道其中原委。和马克一样,他们都是契约雇佣工。他们的父母为了区区20美元的年薪把他们租给了塔基。
⑦他们就好像被困在渔网里面的鱼儿,直到三年或四年劳役结束后,才能重获自由。现在他们被迫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而他们的工作甚至在成年渔民看来也是相当辛苦的,而且有时还很危险。
童工缩影
⑧塔基雇的男孩是从小型流动工人营地里招来的,都是一些上不起学、达不到温饱且没有自由的孩子。他们只是那些在西非和中非渔场、采石场、可可与水稻种植园或是街市上工作的无数非洲童工的缩影。女孩当家佣,在面包房或妓院里工作;男孩则在农田里做工,搬运货物或在废弃的金矿和宝石矿里拾荒。
⑨贩卖儿童绝不是非洲独有的现象。在中东,儿童被迫赶骆驼;在印度,儿童被迫纺织地毯;而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妓院里也充斥着未成年人。
⑩国际劳工组织估计,每年大约有120万儿童通过非法交易被贩卖、奴役,年交易额达100亿美元。研究显示,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儿童最容易遭到贩卖和奴役。
⑪2001年,在贝宁的一个港口,警方在一艘船上发现了35名儿童,这些儿童称,他们是要被运到加蓬做劳工的。
⑫2003年,尼日利亚警方从拉各斯北部的采石场中营救出194名营养不良的儿童,警方透露,至少有13名儿童在这里死亡,并被埋在矿坑附近。
⑬2005年,尼日利亚警方偶然发现一辆运送冻鱼的冷藏卡车里载着64名14岁以下女童。警方透露,这些女孩来自尼日利亚中部,长途跋涉了几百公里,原本是要被运到拉各斯去做家佣的。
命运悲惨
⑭从加纳首都阿克拉出发,开一天车,穿越茂密的丛林,便能到达凯泰克拉奇。对于当地约9000名居民来说,渔业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产业,而儿童则是该产业的保证。
⑮在这里,几乎所有的独木舟上都有几个童工。一些孩子只有五六岁大,通常由一个青少年监管。很多在独木舟工作和在岸边织补破烂渔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沃尔塔湖上一片黑暗”属于环境描写,说明了童工们起床时间之早,工作之辛苦。
B.这些童工都是契约雇佣工,他们的父母用低廉的价格把他们租给了雇主,他们却见不到自己的薪水。
C.雇主塔基自己的家庭情况也非常艰难,他自己就是童工出身,自己的孩子也过着艰难的生活。
D.本文通过写尝试逃跑的童工为数不多,含蓄地揭示了在非洲甚至在世界各地童工盛行的原因。
2.文章为什么以“一个6岁儿童眼中的非洲劳工世界”为标题?
3.文中具体记叙了马克的不幸,对这篇新闻报道有什么作用?
二、选择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核心的经济战略、以掌控海上问题为核心的安全战略双轨并行,中国周边大战略呼之欲出。
B.“呼格吉勒图案”的平反,显示了政府部门彻底解决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冤假错案问题以及实行依法治国的决心。
C.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连续六年排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预测名单榜首,却年年与该奖无缘,可以堪称诺贝尔文学奖史上“最悲壮的入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