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同步练习29
- 资源简介:
约9930字。
3《百合花》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新)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悸动(jì) 怂恿(sǒnɡ yǒnɡ) 皱褶(zě)
B.凛冽(lǐnɡ) 娇嗔(chēn) 辗轧(yà)
C.嘟囔(dū nang ) 吮吸 (shǔn ) 颤栗(lì)
D.推搡(sǎnɡ) 瞥见(biē) 踮起(diàn)
2.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敝帚自珍(破旧) 白鹤亮翅(闪光)
B.潜滋暗长(生出) 见异思迁(变动)
C.不能自已(停止) 群山环拱(围绕)
D.错落有致(情趣) 秉烛夜谈(拿着)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合花
茹志鹃
我们先到附近一个村子,进村后他向东,我往西,分头去动员。不一会,我已写了三张借条出去,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心里十分高兴,正准备送回去再来借时,看见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
“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借不到被子事小,得罪了老百姓影响可不好。我叫他带我去看看。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的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的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
“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
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通讯员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
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讯员第一次借被子就碰了钉子,两手空空,还说“老百姓死封建”,反映出通讯员不善沟通,不够成熟。
B.走进老乡的院子里,新媳妇正面登场,作者通过肖像描写等手法把一个美丽俊俏、活泼开朗的新媳妇带到读者面前。
C.通讯员拿被子时把衣服弄破了,那媳妇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写出了通讯员想尽快逃离、不愿意和群众打交道的形象。
D.小说多次写新媳妇“笑”,如我领通讯员道歉,新媳妇的笑展现出了她的羞涩怔怩。不同情境中的笑,丰富了人物形象。
4.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善于通过制造矛盾冲突刻画人物,通讯员第一次向新媳妇借被子就是通过正面描写矛盾冲突展现新媳妇和通讯员的性格特征。
B.“我”无意中摸到那两个馒头,这里再写两个馒头,不仅是对前文的照应,也起到了睹物思人、强化情感的作用。
C.小说善于在不同情境下展示人物形象,如通讯员与女性交往时显示出拘谨羞涩,面对险情时勇敢无畏,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D.作者有意避开通讯员牺牲过程的描写,集中写新媳妇的种种行为和反应,让小说高潮部分弥漫深深的忧伤和悲凉的气氛。
5.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行为和心理有怎样的反应?请加以梳理概括。
6.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百合花•青春;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要点。
三、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尤其是文学创作,走上了“快车道”,每年都有大量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竞相问世,这种繁荣所带来的百卉千葩,让人_____________。纵观历史,古有司马迁历时十余载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近有清代小说家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