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圆周运动》ppt27
- 资源简介: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rar 1.14 MB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0 folders, 9 files, 1.66 MB, 1.66 MB in total.)
学情分析(张良山).doc 25.50 KB
观课记录(张良山).doc 27.50 KB
教材分析(张良山).doc 26.00 KB
教学课件(张良山).ppt 1.25 MB
教学设计(张良山).doc 122.00 KB
课标分析(张良山).doc 26.00 KB
课后反思(张良山).doc 54.50 KB
评测练习(张良山).doc 120.00 KB
效果分析(张良山).doc 27.00 KB
第七节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淄博七中 高一物理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活中常见圆周运动,会分析常见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
(2)知道航天器中失重现象的本质
(3)知道离心运动及其产生条件,了解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4)通过生活中圆周运动的分析,进一步掌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典型问题的一题多解、变式应用得出一般性的规律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牛顿定律解决问题的广泛性以及科学方法提炼的重要性;
(2)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物理源于生活,物理用于生活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公式)解决圆周运动的思路与方法
2、难点:分析圆周运动实例中向心力来源是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
一、 课前热身
1、 距水平转盘中央1m处有一质量为1kg的小物体随转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物体的线速度为0.5m/s,物体收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是多少?
思考:转盘转速越大,物体转动需要的向心力如何变化?
2、 如果物体和转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和滑动摩擦力相等,动摩擦因数为μ=0.1,若物体能够相对转盘一起运动,其线速度的最大值是多少?
思考:若转盘转速再增加,物体还能否继续沿原轨道做圆周运动?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圆周运动的应用课,是对前面所讨论的圆周运动的核心知识的综合应用,内容丰富。教材中的每个例子的选择都各有特点,很有代表性。讨论教科书中的这几个实例时,要抓住这样的基本思想:先分析物体所受的力,然后列出方程、解方程。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这里的分析和计算所依据的仍是普遍的运动规——牛顿第二定律,只是这里的加速度是向心加速度。
关于学案导学环节的反思
高三物理组 张良山
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方式确实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能否高效地学好,关键是学案如何去“导”。现以《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课为例,将学案编写的几个环节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谈谈物理导学案引入部分的编写。新课引入应本着简洁明快,突出重点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原则,不可没有,但也不能过于拖沓臃肿,冲淡主题。引入的方式可以有如下几种:
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式。如:“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继续讨论关于圆周运动的几个实例。首先我们先讨论‘铁路的弯道设计问题’……”这种方式,最为简洁明了,若一堂课的容量太大,且有不少理论上的问题,为了节省时间可采用此法。或者学生基础较好,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较大,亦可采用此法。不过此法过于平淡无奇,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有所欠缺。若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或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此法不可常用。
复习回归,以旧带新式。如:“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圆周运动的规律。下面让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回答如下三个问题,问题一: v 、ω的定义式; v 、ω、r、T之间的相互关系 问题二: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 问题三:向心力公式……”等学生回答完这三个问题后,再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些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充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