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H列传

作者:不详  时间:2007/7/8 8:53:0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446
                                                               序言
  为阿H君写传,我始料未及,很有些勉为其难。然而,看到阿H君那热切期盼的眼神,再加上阿H君的精彩演说,觉得不为其立传,简直有愧于自己的人生,有愧于阿H君的家族,甚至有愧于所有的华夏子孙。因为若没人为鲁迅先生笔下大名鼎鼎的经典人物阿Q的后人立传,岂不是天下最大憾事!况且当年鲁迅先生为阿Q作传,颇费踌躇。而今若为阿H君作传,却不必有太多的顾虑。一者,有《阿Q正传》在先,再写阿狗阿猫的传记自然轻松的多,不用担心没人看。正如眼下的电视剧,本来两小时的故事情节,一旦有某一个名导执导,或由某个名角担纲,就可以动辄一百零八集,甚至一部,两部,三部无限制地拉长,依然哄的少男少女发疯发狂,赚得一些有点老年痴呆症的人们擦眼抹泪。再者,阿H君有着详实的家族资料,尽管是前几年在他亲自主持下做的最新考证和编纂,但毕竟不用外人再做过多的细致琐碎的工作了。说到考证,阿H君的科学严肃的精神令人敬佩,他不但对阿Q以下的分支脉属了如指掌,而且还对其家族渊源作了科学考证,完全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望族,其风光绝不逊于袁皇帝的祖先袁绍。其三,名目极易确立。虽然其祖阿Q让鲁迅先生很费了一番脑筋,最终以不入流的小说开篇词“闲话少叙,言归正传”的“正传”立名。而阿H君却是社会名人,甚至将是热点人物,岂可再以“正传”敷衍?按照《史记》体例,还是归为“列传”恰当。至于将来有一天,他的儿子突然作了大官某省的封疆大吏,再另作 “世家”不迟。其四,阿H君的名字则根本不用考证,因为其本人已经聘请了一部分名人及专家在他的亲自指导下潜心研究和挖掘其名字的机缘来历、深刻内涵乃至重要意义。尽管如此,我仍觉得凭自己的无用之才很难为其写出像样的文章,因而不配为阿H 君立传,虽然鲁迅先生曾说过“文以人传”。然而,最终我还是答应为阿H君立传,这当然不是因为阿H君请我吃了几顿饭,也不是因为阿H君出资为我出版了一部署名在第二作者位置上的作品,更不是因为我的侄子在他的公司任职而且颇受重用。我为阿H君立传,完全是为了对老爷子尽孝道。前几天阿H君不知从何处弄来一幅颜真卿真迹送给嗜书法如命的家父做生日贺礼,激动得老爷子胡子抖了好半天,戴上花镜临摹到深夜子时,第二天醒来时还抱着画轴。然后老爷子金口玉言指示我要知恩图报。事已至此,受命于父,再推三阻四,大有不孝之嫌。于是延宕多时,又承蒙一位成名的女作家包养——提供优裕的衣食条件和清静的创作环境,终于在只有我一个人参加的“阿H君传记开笔仪式”之后,动手为传阿H君而积累材料。零零星星 搜集了不少,一时理不清头绪,只好暂且罗列于下。
阿H君的 家族史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说阿Q被杀了头,这一结局是不确的。据阿H君说,当时其曾祖阿Q本来是要被杀头的,可事有巧合,就如电影中的正面人物,总能逢凶化吉一样。因为人们对阿Q没有把“我手执钢鞭将你打”唱得连贯响亮而不满,迟迟不放囚车前进,结果延误了行刑时辰,本来这也不足以让阿Q活命,可天下偏有更巧合的事——某官员荣升道台,省内大赦,公文正是在刽子手把磨了半宿的鬼头刀抡圆了即将落在阿Q 那被刮光了汗毛的脖颈的一刹那宣读的,一声断喝“刀下留人”,于是阿Q 硬是捡了一条命。而阿H君就是阿Q活下来最有力的证据之一,而且阿H君亲口说他做过最复杂的DNA检测,证明确系阿Q之后。唉,阿Q何其幸也!阿H君何其幸也!
  后来,当然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瘦骨伶仃的阿Q 被官府的解差押送着从南方的水上小村——未庄来到了黄泛区的某地垦荒。他来之前早已有了初具规模的小村子,只是人们都穿得破破烂烂,村内村外满目悲凉,正如阿Q 的心情一样。幸亏官府还每年两次派人来看望他们,然后顺便带走他们种出来的绝大多数粮食,免得他们“饱暖生淫逸”,以表明官府始终没有忘记对他们的教化。每当此时,这个众多取名官庄之一的小村子里的人们,大都要感动的痛哭流涕,进而痛不欲生。然而,我们的阿Q 就在这样的官庄里毅然生存下来,毅然娶妻生子,毅然传宗接代直到有了一个颇有名气的曾孙——阿H君。
  至于阿Q 如何娶妻,新人长相如何,都无从得知。据阿H君讲,其曾祖当时很有能干——曾得到一个老头子的评价,这在《阿Q正传》里有明确记载——又有革命的亲身经历和与小尼姑斗争的经验,于是很得当时男人们的钦佩嫉妒和女人们的垂青眼红。其曾祖本来心里惦记着赵妈,官庄的大姑娘小媳妇都没入眼,但是想到不知是大圣还是亚圣或是朱夫子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无父母可孝,毕竟传宗接代是人生的头等大事,而且当年拧小尼姑脸蛋时手指上滑腻的感觉时常萦绕心间,折磨得他丑时还难以入睡,最终,娶了当时人们公认的最美丽的寡妇无盐氏为妻。阿H君很为其曾祖母自豪,因为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对家族贡献特大。据已经在某年代被化为灰烬的家谱序言记载,其祖母先后单胞胎、双胞胎接连生下十男十女,虽有数人夭折,依然存活了十六个,正合二八之数,“双发”之音,故有后来因名声特好、人丁兴旺而独家经营官庄村政府二十年的家族昌盛史。遗憾的是好人无好命,这样一位功臣过早的离开人世,以致于阿H君心中对其曾祖母毫无印象。对此,阿H君一直耿耿于怀,引以为终生一大憾事。
  阿H君名讳探微
  传记,自然要按体例来写:某某,字某,某地人。对于阿H君来说,字,籍贯无太多争议。比如,祖籍江南未庄,现居地北方官庄。至于字,有名即可取字,像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依此类推,名泰字岳,名山字峰,名湖字泽等。阿H君自己早已取好了字,单一个“工”字。依阿H君自己的解释:横着竖着都一样,就那么一回事。至于阿H君为什么用洋字母做名,阿H君解释说是受了鲁迅先生五四精神的熏陶,又继承了祖父的名讳遗风,更重要的是内含天地之意象,外合方圆之精髓,其天机缘分实在不可思议。阿H君还特意声明,有人说其曾祖阿Q曾称呼他做“阿黑”或“阿灰”,绝对是无中生有,甚至是别有用心,恶意中伤,因为那是对小狗小猫称呼。想一想倒也是,像阿H君白白胖胖的与黑色或灰色没有什么关联啊,可见阿H君的话是千真万确的。阿H君还提供了阿H研究学会的科研成果以正视听。虽有剽窃他人成果之嫌,但鄙人还是在得到阿H君的恩准后照录于下。
  中国国学大师、古典文学家、周易研究学会会长、风水气功大师顾栋先生:H,属于造字六书之象形字,观其形,乃“四羊方尊”之足,国之重器,有尊贵之象;中间一横,乃一以贯之,唯我独尊。又:H,形若天梯,上可摩天,下则触地,中间则顶天立地一丈夫。再:H,又若通衢,左右逢源,大有通达之数理,实乃上上之名。一言以蔽之,大富大贵,妙不可言。
  中国对外事务研究专员、东西方文化比较学会会长、西方语言研究专家高获先生:H,本是head,hair,hand ,happy,have,hello,help,home,house等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五个英语单词开头字母,包罗万象,且high本是“高”的意思,与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相吻合。因而,阿H君的名字不仅是中国级别的骄傲,也是世界级别的骄傲。
  中国历史矫正专家、一分为二辩证学会副会长、岛屿联姻研究专家哈日依先生:H,显而易见,是某一外国大家族——横路的汉译音的第一个拼音字母,可以推断阿H君 祖上肯定有外来血统,根据最新生物遗传学结论,杂交人种与杂交水稻一样有着无与伦比的天然优势,一定超出父本、祖本。阿H君肯定是聪明绝顶,有着某个最优秀民族的种性。可以在某个岛屿作一酋之长,或在岛屿联姻研究上有重大突破。相信阿H君一定会为他的杂交种性而骄傲。
  ……
  阿H君也没有料到其姓名有如此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孰是孰非,实难决定,只好载入传记,让世人和后人评说吧!
  阿H君的成长史
  阿H君从出生的一刹那起,就一直哭个不停,除了吃奶和睡觉的时间。当年的美貌寡妇无盐氏很是担心,说是怕这孩子长不大,极容易夭折的。其他人劝慰说,这哪里是哭,分明是高兴嘛!因为太小,分不出哭和笑,只能用哭来表达他的兴奋。后来阿H君自己说,那是对这个世界的不满和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宣言。反正是一直喜欢哭,人们都记不清具体天数了,有的说是110,有的说是119,还有的说是120。时过境迁,谁能说得清呢?反正是在某一天无盐氏突然摔了一跤,等大家把她扶起来时,已然咽了最后一口气。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从这一天开始阿H君不再嚎啕大哭了,眼睛忽闪忽闪的,显得特别有灵气,每当人们逗他说“狗蹄蹄”“猫爪爪”时,他总能准确的伸出脚和手。人们都预言,这孩子将来一定能成大器,贵不可言。
  然而,等上了幼儿园才发现,事实远不像人们预料的一样。在幼儿园过了几天,老师意识到了阿H君的与众不同。于是因材施教,连续三天,只教他认识数字“一”。到了第四天,老师检查书写,阿H君一脸茫然地摇摇头。老师情绪有些激动,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一”字。阿H君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恍然而大悟:“扁担,没有钩的扁担。”老师生气地说:“看清楚,是‘一’,念yi 。” 小阿H很吃惊的说:“啊呀,一夜不见,怎么长得这么大?怪不得认不出来啦。”
  阿H君的学习固然令人头疼,而他领着其他孩子爬屋上墙的壮举更让老师捏一把汗。没办法,老师把情况告诉了其家长。阿H君的父亲自然很生气,做出要教训儿子的样子。可阿Q及时发话:“孩子嘛,调皮是好事。当年我还爬过墙呢,要不是我爬墙技术高,早被尼姑庵的大黑狗追上咬住了,恐怕连一个萝卜都吃不成哪!嘿嘿,老师,你放心,没事的!”然而,此话说过不久,阿H 君就在一个下午的课间从不太高的土墙上摔了下来,扭伤了踝关节,肿得好高好红,老师赶紧劳动了村子里一位懂得太极推拿术的老先生,才使之关复原位。等阿Q得到消息,急忙赶来时,已无大碍。阿Q 一面嘴上批评曾孙不小心,一面在心里骂着不肖曾孙爬了那么长时间技术还这么差,还一个劲地问老师:“不是在教室里念书吗,怎么会摔着了呢?”年轻的女老师赶紧道歉,说了一大箩筐好话,最后还是用一篮子鸡蛋打发了事。自此,小阿H依然爬屋上墙,居然没有再出危险。只是苦了幼儿园的老师,每到课间就轮流值班在旁边看护,唯恐故事重演时再说更多的好话,再送更多的鸡蛋,使本来收入微薄、捉襟见肘的生活雪上加霜。大家好像传递接力棒一样,阿H君在哪一级念书,哪一级的老师就义无反顾承担起照看阿H君的重大使命。就在这样的优待中阿H君度过了二个一年级、三个二年级、四个三年级的学习生涯。
  但需要澄清一个事实,阿H君绝对不笨,经权威测试智商在140以上。且有事实为证:阿H君不止爬墙的技术无与伦比,爬树的技术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但马有失蹄,人有失足。终于有一次到外村爬树偷果子而被一老人按在了树下。幸好斥责一顿后,问起姓氏,居然是同族同宗。老头很念宗亲之情。问起世代,阿H君决计不先说。老头只好自报家底——二十二世。阿H君虽不很了了,但想数说大了不会吃亏,就顺口报了个大数——二十六世。老头很高兴:“哈哈,你该叫我老爷爷呢。回家去吧,别再这样了。想吃来要就是了。” 阿H君没听进老头的唠叨叮咛,只在想:数字大辈分小,那么数字小就辈分大啰!零是不行的,只有选“一”了。于是走了一段足以让老头累死也追不上的路程后,放开喉咙反击:“哎——我是一世啊!”气得老头一下子晕了过去,好半天才缓过气来,却早已不见了阿H君的影子。
  阿H君的发迹史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