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名篇丢分原因浅析

作者:常德芷兰实验学校 万凤贵  时间:2007/10/18 20:58:1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76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查的内容大多不难,我们常要求学生这几分是“志在必得”,这就好像是出题老师对我们几年辛苦的一种奖励,每个考生都应“笑纳”,但从每年得分情况来看,还有许多人没有或没有完全领受老师的这份好意,有的是因为背不来,更多的是因为默写出错。根据平时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丢分原因大致有这样一些:
  一. 生僻字、难写字没掌握
  很多学生在背的过程中,只念歌句,对于生僻字、难写字没有着重记,或记了,时间一久就又忘记了,对于这些字,要着重提出来,反复识记。有些生僻字是难写,有些是很容易误写,一笔之差,就可能错误,要看仔细。
  例如: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袅袅”和“嫠”)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和“乾坤”)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巉”)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馔”)
  “裂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訇”)
  二. 古今同音异义词没分开
  古诗文中有些字词的音,在现代汉语中有相应的词,但两者意思有别,学生要明辨,不要扯混,而且有些字词因为错了意思似乎也能通,故而还有一定的隐秘性。
  例如: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报怨”≠“抱怨”)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频繁”)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画”≠“划”)“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脉脉”≠“默默”)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长”≠“常”)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知”≠“之”)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繁霜鬓”≠“烦双鬓”)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枉然”)
  三. 通假字写成本字
  古诗文中有时用通假字,但默写的时候又不能写本字,要注意辨别。
  例如: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指”不能写成“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不能写成“智”)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销”不能写成“消”)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属”不能写成“嘱”)(“冯”不能写成“凭”)
  有的字在古诗文中多次出现,有时是通假,有时用本字,要注意区分。
  例如: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尊”不能写成“樽”),而“金樽千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樽”不能写成“尊”)。
  四. 有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表达没记牢
  古诗文中因为音韵等方面的需要,有些表达正好与现代汉语语序相反,默写时要注意不能出错。
  例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久长”不能写成“长久”)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园田”不能写成“田园”)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月明”不能写成“明月”)
  “集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变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吾知”不能写成“知吾”)
  五. 虚词出错
  有些文句在默写的过程中要注意虚词的使用,不能出现错用,漏用,多用等现象。特别是“也”和“矣”、“而”和“以”要分开。
  例如: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以”“而”要分清)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其”不能漏写)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两个“也”不能漏写)
  总之,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要用心去记,用心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记准,才能记牢,保证能正确默写出来,从而把这六分尽收囊中。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