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把心儿打开
作者:石嘴山市二中 魏海芹 时间:2008/1/5 12:40:0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493
在八年级的上学期,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课堂上开展了“学生自讲课”活动。所谓“自讲课”就是把一部分课文拿出来,让学生自备、自讲、自评。
那天轮到朱静文同学上讲台。她是我要求讲课的最后一位同学,她是我的帮教对象。该生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又是残疾,所以在她心里总有一种自卑,上课从不敢起来发言,久而久之形成了自闭的心理,学习成绩也在后几名徘徊。
快要轮到她讲课了,我并不担心她的自讲课成功与否,而是她敢不敢走出这一步。课前我找了班上一位和她关系很要好的一个女同学,给她做思想工作,帮她备课。我深知一个自卑者最难的是走出这一步,同时在课下我还找她谈话并积极的开导她,她终于答应试一试。
上课了,我所担心的最终出现了。她蜗居在座位上,面红耳赤,默不作声,迟迟不敢走上讲台。尽管“左邻右舍”连拉带拽,尽管全班同学都用期待的眼神望着她,尽管几位男生大声的鼓励:“朱静文,朱静文,上!”,她还是不敢。我示意学生静下来,我知道,这时最需要的是静静的耐心的等待。
终于她抬起了头,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径直走上讲台。教室里早已掌声雷动。这节课她讲的是《信客》,效果出奇的好。她设计的问题更另我吃惊,在课即将结束当她讲到老信客的精神为人们所感动时,她的眼睛分明已经湿润了。朱静文在掌声和激动中走下了讲台。我感到非常欣慰:“或许今天她已经把心儿打开,让阳光进来了吧。
反思:
对于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学生来说,在她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常常有一种畏惧心理,从而一度沮丧,缺乏自信,没有勇气面对困难,这时教师要有宽容的态度、亲切的鼓励,将会重扬学生自信的风帆。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满怀希望,充满自信,以坚实的脚步走向更高层次的成功,教师需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目标,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会激起更大的动力,也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她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做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然而,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长此以往,很难振作起来,成为一个被自卑感笼罩着的人。不但会延迟进步,甚至可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那将是很可怕的。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大潮中,放飞学生,让自信成为他们有力的双翅,任其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体会人生百味,体验成功的喜悦。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