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福”
作者:揭阳第二中学 林怡 时间:2008/1/11 12:36:4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07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传说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相传有一年除夕夜,太祖朱元璋微服外出,看到一户人家的春联似有辱己之意,勃然大怒,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密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抓起来,准备把那一家子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以后,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来求吉利,二来为纪念马皇后。
潮汕地区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贴“福”字由来已久,直到今天,春节时,家家户户仍喜欢把“福”字倒贴在门扉上,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春节前人们就在门脸上贴上 “福”字了,过路 人一念 “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福”字是越来越讲究了,民间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来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有印刷品出售。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