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说角度
作者:陕西汉中四0五学校 瞿 涛 时间:2008/7/18 20:38:0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67
下面以“成功”这个话题来略加说明。
面对“成功”你能想到哪些词汇呢?想到永不放弃、坚持不懈、珍惜时间、抓住机遇、自信、努力、成功的方法、成功的过程,也可能想到放弃、挫折、失败等等之类,前面的角度比较大众化,大多数同学都能考虑到的角度,而后面的角度就是反面的角度,是一般人很少去想的角度,而从反面的角度去写作就是求异,文章要求异,求异即创新,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吸引读者。如《放弃,也是一种成功之道》,作者从“放弃”的角度构思,认为该放弃时需放弃,放弃行不通的方法,采用新的方法才可以成功。可见,反面思考也是一种创新的角度。
韩愈在《答刘正夫书》中讲到:“若皆与世浮沉,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指的就是写文章要求异。避免人云亦云,人云亦云的文章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文章要使读者“共观而言之”,读者看后,都说文章写的好,这样才能起到文章的作用。但是,求异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标新立异,是对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的深刻见解,这与作者平日的细心观察和思考是分不开的。
换一个角度,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就可以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审视话题。
如2003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从话题中我们通常看到的是认知受到了感情的影响而发生了偏差,产生了偏见,由此,我们通常会将自己的目光局限在如何坚持理性、使认知不受感情的干扰这个方面。而这个话题还可以从感情对于认知产生作用的另一个方面入手,指出深厚而真挚的感情会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事物的关系就是如此,都具有正反两方面,当材料只揭示出其中一方面时,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另一方面展开,这样就会收到独特的效果。
如2002年“心灵的选择”,有一同学写一只狗在发现车上的小偷时为“叫”还是“不叫”而犹豫,它最终还是作出了正义的选择,这比从人的角度看社会有新意得多。
如话题“环境”,有同学转换视角,用猴子的视角反思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如话题“远与近”,有同学转换视角,从一条小路的视角讲述一个孩子成长的故事。
如话题“承受”,有同学转换主体视角,用书包的视角切入突出减负的主题。
角度在作文中举足轻重。立意角度统领着文章的主题方向,立意的选取过程是展示个性的过程,所以文章的立意角度力求做到准确、鲜明、新颖。我们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善于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才能写出立意新颖别致的文章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