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岁月

作者:刘建萍  时间:2008/9/7 16:51:3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917
  一次又一次地从报纸上看到拆迁的消息,新校区的规划效果图也已张贴在宣传栏中。人往往如此,越是平日司空见惯的人和事,甚至一草一木,一石一瓦,临别时刻,都会越感到它的美好与可贵。虽然对未来崭新的一切心动神往,但对这即将离开的昔日校园,竟也是这样的眷恋难舍。毕竟,这校园陪伴自己度过了十几个春秋。都说流年似水,流走的是时光岁月,留下的是足迹,是永远的回忆。
  每年初春,外面的街上的树木少有动静,校园里的柳树却早早吐出了嫩芽,人们说,这是因为靠近湖水的缘故。初来学校时,平房小院里还有两株丁香,一株紫丁香,一株白丁香,之前只在诗歌、小说里知道的美丽而哀愁的丁香,就这样邂逅了。也是在这小院里,同样第一次见到了不仅花美而名字也美的—紫荆,真是“艳遇”呢。近年来,整个城市及大明湖的环境越来越好,许多原来见不到的鸟儿越来越多。在讲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一文时,我对学生说,过些日子,同学们在教室里就可以听到杜鹃的叫声了。“真的吗?”看到的是发亮的眼睛。
  夏日,从二楼的教室里,可以看到湖面上圆圆的荷叶由小到大,颜色由浅变深,数量由少变多,在湖面上逐渐蔓延开来的景象。讲朱自清《荷塘月色》中那种静谧朦胧之美,完全可以即景对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清新明丽之美。清晨,学生在教室中静静地埋头做题,从湖面吹来的风轻轻抚动动窗外的杨树枝叶,鸟儿悦耳的啼声就在耳边。让人恍然是在树上,与鸟儿为邻。不由会想起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中的两句,“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秋天是高三学生毕业,新生入校的季节。也是校园里色彩最为斑斓明艳的季节。深浅不一的绿色、黄色、红色的树叶在湛蓝深远的天空的衬托下有一种特别的美。院里两棵不知年头的茂密的石榴树也是果实累累。偶尔,会见到昔日的学生来看望老师,会听到哪个班里原来最调皮的孩子已穿上军装,会见到原来身材单薄的小男生已成为体格健壮的音乐教师,会听说原来沉默寡言的女孩子开办了幼儿园,考进美院的学生请老师参加他的画展……他们来到这校园,又离开这校园,但他们也没有忘记这校园,没有忘记这校园中的岁月。
  昔日校园也许会不在,但芬芳的记忆常在。
  本文写于一年前。昔日的校园已经不在,它已经成为大明湖公园的一部分。每次路过,我都会深深地望一眼。从古至今,人们往往对自己生活过的地方,对自己的亲朋故友怀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我想,人们之所以怀念这个地方、这个人,也是因为它是与自己的一段生命岁月联结在一起的。人们在思念故乡,怀念故人时,往往有一种难言的惆怅,大概是因为那已逝去的一去不返的缘故吧。
  以此纪念我度过最初职业生涯,留有青春记忆的校园。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