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比无私更快乐——学习熊宁精神心得体会

作者:徐满年  时间:2008/9/23 22:35:3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781
  她是抗雪灾志愿者的典型模范,她生前曾多次组织一系列的慈善活动如帮助单亲母亲、到儿童福利院做义工、为贫困孤儿支教募捐等等。她将每一次的志愿行动化为自己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08年3月10日她在西藏玉树地区抗雪灾的又一次志愿活动中,因车祸不幸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的匆匆离开并没有让人们忘记她:来自西藏人民洁白的“哈达”,西安人民纯净的“白玫瑰”都深深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让因熊宁而美丽的春天焕发生机!
  不觉春风换柳条。在万众一心战胜了雨雪冰冻灾害,祖国正阔步行走在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春天之际,我们看到了一位耀眼的明星,一位平凡的时代楷模———熊宁。
  熊宁的事迹让我肃然起敬: “人生没有比无私更快乐的”,让这无私的奉献、无私的爱传递应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熊宁的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崇高品德中提炼出一种精神,那就是一种“志愿”精神。
  何谓志愿?高尚的志愿,是立身之本。志愿激意志,“志”是精神,是毅力。人若无志,将一事无成。“愿”是理想,是信仰。人若无愿,做人做事将失去目标。志拓才,愿壮志。有志愿的境界才有爱心,有爱心才能有奉献。也就是说,只有对世界充满爱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志愿工作才有进取,志愿行动才有感召力。只有怀着善良的本性,揣着责任和道义,行义有节,志愿才有大成。
  “志愿者”作为广大青少年学雷锋、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的有效的活动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与折射,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华民族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崇高精神发扬光大,并推向新的高度。在我们党的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像雷锋、焦裕禄、郑培民、牛玉儒等数不胜数的英雄楷模,具体的事迹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传承,共同具有的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和崇高精神。熊宁的事迹再一次折射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折射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时代精神,让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接力传承,看到了崇高精神在新时代的弘扬和升华。
  熊宁是可爱的,她以美丽的青春年华,创造着美好的生活,点缀着壮丽的时代。熊宁是可敬的,她以自己的志愿行动影响着一代青少年,让他们懂得如何更好地做人、做事。熊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她有文化,能力强,意味着她完全可以为个人谋利益,过好小家庭,但熊宁没有这样做,她走的是一条奉献社会的志愿之路。指引这条人生道路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是信仰、是热忱、是责任、是真情、是奉献!
  熊宁之所以被称为“西安最美丽的女孩”,不是她学业成绩出类拔萃,或个人相貌赛若貂蝉,而是她的心灵,她的情感,她的行为构成了新时代最美,最可爱的人。熊宁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但熊宁的故事却没有完结。她“生如春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她的思想和品德是一种财富,她从事志愿者的实践和经验也是一种财富,对我们是一种激励,是一种教育,她那光彩鲜活、熠熠生辉的形象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
  熊宁
  熊宁,1978年8月24日生。这位29岁的女孩,在自愿赴青海省玉树救助雪灾群众时,遭遇车祸身亡。
  16日,数千名和熊宁素不相识的群众自发到西安三兆殡仪馆,参加她的葬礼。
  专注公益
  15日,记者到熊宁的家。这是西安市雁塔路上一套普通的住房。熊宁生前和丈夫、父母一起住在这里。
  熊宁父亲回忆说,自己30岁才有了熊宁。熊宁父亲上过大学,认为身教重于言传。“我和贝贝(熊宁小名)的关系更像朋友。”
  大学毕业后,熊宁对公益事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发展成为理想。“她希望自己能办一家穷人的银行,为穷人提供小额贷款,帮他们改变人生。”她去年还专门跑到北京,请教经济学家。
  熊宁本来有机会在广州做一名月薪万元的白领,但她认为那不是自己向往的人生,这想法得到了丈夫黄晨的支持。黄晨和朋友合伙,开了家室内装饰公司。虽然收入不是很多,但除了吃和穿,还略有盈余。这样,熊宁就专注于她的公益活动。
  心怀大爱
  熊宁经常到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做义工。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办公室主任熊晴说,最初熊宁只是来看望孩子,从2007年初开始,坚持来这里做义工,平均每周来一天。
  在熊宁的努力下,先后有五名孤儿被外国人收养。去年“六一”儿童节,她被福利院授予“爱心义工”称号。
  熊宁以她独特的号召力,带动了身边许多朋友参加公益行动。她的好友、西北大学教师高红说,熊宁曾先后4次前往青海玉树一所孤儿学校支教,还捐了1万元。 “去年夏天她从玉树回来后伤心地告诉我,那里教育不太发达,孩子们很可怜。明年夏天,咱们一起去那里支教吧。”高红答应了熊宁的提议,做好了一起去支教的准备。
  黄晨说,两人消费观念比较超前,并不攒钱。挣的钱除了生活,基本用于公益。
  熊宁到底帮助过多少人?没人计算得出。一位姓周的单身母亲说,2002年,她认识了熊宁。那时,周女士生活比较困难,独自一人带孩子很辛苦。熊宁常常买衣服和书给周女士的儿子。
  救灾遇难
  青海省玉树近期遭遇了大面积雪灾。3月初,玉树积雪面积约占全州面积的21.43%。截至2月27日,玉树死亡牲畜18.15万头(只)。
  大年初六,熊宁得知玉树受灾的消息,立即展开募捐行动。为了募到物资,她动员了许多朋友,跑了许多家企业。
  经过约半个月的努力,熊宁募到了一批救灾物资。3月1日,她和丈夫,还有另外两位志愿者,开上借来的车,带着部分物品,从西安出发。
  不顾高海拔和大雪,一行四人颠簸两天后,到了玉树州玉树县隆宝镇,将衣服、冻疮药等一些急需物品发放到灾区群众手中。之后,他们去了离玉树州80多公里的村庄,将物资送给灾民。那里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气温零下十几摄氏度,一路上还能看见冻死的牲畜。
  由于西安还有一部分物资,四人经过商量,决定由黄晨和一位志愿者返回西安运物资。熊宁和志愿者刘璞留下,继续了解情况,以便安排下一步募捐活动。
  3月10日,熊宁和刘璞从玉树搭乘一辆开往西宁的便车,行至玛多县境内时发生车祸。熊宁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刘璞和司机重伤。
  年轻人楷模
  熊宁的故事,像风一样吹进了玛多群众的耳朵,他们的眼睛湿润了。远在几百公里外的玉树州玉树县群众也得到了熊宁遇难的消息。很多受过熊宁帮助的人嚎啕大哭。3月12日下午,海拔4200多米的玛多县城,看不到半点春天的痕迹,人们裹着厚厚的皮袄,聚集在县医院门口,为熊宁送行。善良的人们把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放到熊宁的遗体上,祝愿熊宁“回家”的路一帆风顺!
  3月16日,西安许多群众闻讯自发赶到西安三兆殡仪馆,参加熊宁的葬礼。其中不乏将她当作楷模的年轻人。
  21岁的西京大学学生杨文锐说,随着越来越多独生子女走上工作岗位、为理想奋斗,这一群体展现出“活力、冲劲”的一面,他们“敢于吃螃蟹”,“更加尊重自己内心的召唤”。熊宁是其中的代表。
  今年20岁的西安石油大学学生王洋说,熊宁的可贵之处在于她的志愿行动已经内化成人生追求,没有功利目的,不求回报。我们年轻人的偶像,应该是熊宁这样的人。
  熊宁的事在网络上传开,上千名网友留言寄托哀思,他们把熊宁称为“西安最美丽的女孩”。
  熊宁的故事,像风一样,吹进了玛多群众的耳朵,人们的眼睛湿润了。远在几百公里外的玉树州玉树县,也得到了熊宁遇难的消息。很多受到过熊宁帮助的人,嚎啕大哭。3月12日下午,海拔4200多米的玛多县城,看不到半点春天的痕迹,人们裹着厚厚的皮袄,聚集在县医院门口,为熊宁遗体送行。善良的人们把手中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放到了熊宁的遗体上,祝愿熊宁“回家”的路一帆风顺!   
  原先“独生子女”的形容词,一般是“自私”、“任性”等负面词汇。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走上工作岗位、为理想去奋斗的时候,这一群体开始展现出另一方面的共性,那就是“有活力、有冲劲、有想法”,“敢于吃螃蟹”,“更加尊重自己内心的召唤”。熊宁就是其中的代表。她的事迹证明,独生子女一代,绝非垮掉的一代。 
  熊宁的可贵之处,在于她的志愿行动已经内化成为她的人生追求,没有功利目的,不求回报。她只是默默地做,如果不是出了车祸,人们根本不会知道还有个熊宁,在做着这样的事。我们年轻人的偶像,不该是那些舞台上的演艺明星,应该是熊宁这样的人。 熊宁的事也网络上传开,上千名网友留言寄托哀思,熊宁被称为“西安最美丽的女孩”。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近期遭遇了大面积雪灾。3月初,玉树积雪面积约占全州面积的21.43%。截至2月27日,玉树死亡牲畜18.15万头(只)。大年初六(2月12日),熊宁就得知了玉树受灾的消息,立即展开募捐行动。为了募捐物资,她不知动员了多少朋友,跑了多少家企业。甚至有人把她轰出来时,她还是“厚着脸皮”,不断向那些单位负责人介绍玉树州牧民所处的困境,有时说得声泪俱下。
  经过近半个多月的努力,熊宁募捐到了一批救灾物资。3月1日,她和丈夫,还有另外两位志愿者,开上借来的车,带着部分募捐到的物品,从西安出发了。
  不顾高海拔和大雪,一行四人在颠簸了两天之后,来到了玉树州玉树县隆宝镇,将募捐到的衣服、冻疮药等一些急需物品发放到灾区群众手中。之后,他们又去了离玉树州80多公里远的村庄,将物资送给灾民。那里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气温零下十几摄氏度,一路上还能看见冻死的牲畜。
  由于西安还有一部分募捐物资,四人经过商量,决定由黄晨和一位志愿者返回西安运物资。熊宁和志愿者刘璞留下,继续了解情况,以便安排下一步的募捐活动。
  3月10日,熊宁和刘璞从玉树搭乘了一辆开往西宁的便车,行至玛多县境内时发生车祸。熊宁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刘璞和司机也摔成了重伤。
  熊宁,1978年8月24日生。大学毕业后,熊宁对公益事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发展成为理想。“她希望自己能办一家穷人的银行,为穷人提供小额贷款,帮他们改变人生。”她去年还专门跑到北京,请教经济学家。
  熊宁本来有机会在广州做一名月薪万元的白领,但她认为那不是自己向往的人生,这想法得到了丈夫黄晨的支持。黄晨和朋友合伙,开了家室内装饰公司。虽然收入不是很多,但除了吃和穿,还略有盈余。这样,熊宁就专注于她的公益活动。
  2 0 0 8年3月16日,这位29岁的女孩,在自愿赴青海省玉树救助雪灾群众时,不幸遭遇车祸身亡。
  熊宁呀熊宁,你是多么的伟大,为了公益事业,愿意抛弃一切美好生活,你是一朵绽放在高原上的鲜花。
  她这种爱心很值得我们学习,其实在我们身边献爱心的的方法有很多,不是说只有献身才算献爱心,在公家车上让座是献爱心,给儿童福利院捐钱是爱心,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是献爱心,扶盲人过马路也是献爱心,随随便便的帮一个小忙都算是一次献爱心。
  为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为了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让我们学习熊宁,学习熊宁精神!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