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作者:乌兰高娃 时间:2008/5/27 8:58:0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320
其实细想一下中专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既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又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初、中级实用性技术人才,它需要的是有技能、有文化、守纪律的合格劳动者。实用性决定了职校必须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蓝领,学生必须具有较高语文素养,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我们教学目标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法相应的要进行改革,在具体的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时根据每个班的实际情况而又有区别。例如:在07级两个财会班讲课的过程中因为两个班的学生人数都是四十多人,所以在运用“小组讨论教学方法”上很方便。在讲《诗经》三首的过程当中让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研究诗歌的意义,同学间的讨论很热烈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说出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别人,在讨论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在合作的商讨中得到很好的学习。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在07幼师班级就不是很实用,因为幼师班的学生过多讨论起来课堂局面不好控制,所以在幼师班大多数的情况下运用的是“自主探究法”学生自己的探究和想象的成分要多一些。这样锻炼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从思维上提高了学生的水平。而在07物流班和07旅游班这两种教学方法可以同堂使用因为两个班的人数三十个左右决定了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同学们先自己研究探讨然后再进行小组间的讨论,这样即使同学事先形成自己的想法又能吸收借鉴别的同学的思想中合理的部分,做到了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作为教师的我在具体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首先要体现教师的关怀,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把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需求,教师的关怀作用
必不可少,教师的关怀凭借的是榜样作用,通过教师自身散发的关怀魅力使学生感到关怀的力量。结合我校学生具体的情况来看他们对语文不可能天生自觉产生一种主动学习的欲望,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师生关系决定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教师应用友好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一个学期以来我不仅做学生生活上的朋友而且还做学生学习上的朋友,做学生知识的领路人。这样做一个学期下来有如下的好处:一是老师以朋友的关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在教学方法上的换位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其次采用互动式教学,寻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我校的学生由于基础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以往的教师上课又一味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机械地记、背,缺少互动交流。而我运用以上两种语文教学方法就是把教与学达到最佳结合,摒弃原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例如再讲《诗经》中《静女》这首诗歌时让学生走进当时青年男女约会的情景中去,体会当时青年男女的情感和体会,要求学生上台当场表演,由台下的同学参与意见,看哪组同学在表演的过程中做的更好。其实这正如《叶圣陶教育论集》中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绝熟之功弥深”。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并适时地予以引导,为他们创设这么一种快乐的氛围,学生自然而然也会动起来。
第三、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学是为了用,要真正学会,学好语文,就必须认真“说”、“写”和“思考”。有些同学不重视写和说,不肯写、说,怕动笔,不敢讲,这就很难真正学好语文。例如:在《论语》的讲解的过程中,很多同学背会《论语》并不是问题。但是一让他们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出现了问题,错别字过多,不会写字等多种情况都会存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的锻炼学生们写的水平,让学生不但会背还要会写,真正的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另外,在本学期的口语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是同学上台演讲,台下的同学做点评。
在口语交际中为学生口语练习提供必要的时间和舞台。今年的新生刚进入新的环境,面对不熟悉的老师、同学,先从解除他们的陌生感入手,通过自我介绍、
交谈这两项训练内容使他们了解他人、认识朋友、打消忧虑、融入集体、安顿心情。我一般都是在第一堂课时让新生班的同学先作自我介绍。接着制定计划:每堂课前 3 — 5 分钟作为我们口语训练的时间。不仅要学会怎样说话,还要学会评议。从仪表礼节、普通话的准确度、主题的把握、是否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能否运用适当的体位等几方面要求学生。不仅让语言能力差的学生有努力的目标,也让那些可能成绩不理想但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提高自信,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评论者往往为二到三人,作不同的补充以完整两个演说者全过程的演说中体现的长处、存在的短处。进行评议时,要求能用评论家的语言准确、到位地进行实事求是的恰如其分的评议。评论的过程其实就是即席发言的训练,把生活中用口语形式进行的对人、事、物的评论采用书面语的形式表达,这是需要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需要你评论首先需要你学会倾听别人的演讲,学会在倾听的过程中抓住关键,剔除次要的东西,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学会观察别人在演讲时的表情转换、体位表达的内容。所以不仅是要会说,还要会听、会看、会评,是一个很好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过程。
为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素养,我校开展了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主要以学习《论语》为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我校研究并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特点,根据实践的需要来教学,实际上就切合了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会在很大程度上诱发学生学习的动因,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的质量。
口语训练方面,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到期末时整个班由原来推三推四、扭扭捏捏不肯上台到踊跃发言,从语言的不流畅、无法组织到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话意,从对口语训练课的不感兴趣到能有意识地去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讲话,甚至有些学生还写出了较好的作文,爱上了语文课。经常训练口语的同学,其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大为提高,学校的各项活动都能踊跃参加。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例如:幼师班的张宏同学,旅游班的巩彩虹同学平时的口语交际课上的都很好,所以在全校的主持人大赛的比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以上是本学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做的一些尝试和探索,其宗旨在于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会语文,多方面的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运用以上几点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大家能给与
指导和批评。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路是一个很长的探索和开发的过程,在以后的教学的过程中我会不断的和其他的教师学习,多看一些教学方面的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语文教学真正的做到“快乐、实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