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浅谈诗歌鉴赏的知识储备与积累

作者:上饶县二中 石志宏  时间:2008/10/7 14:59:07  来源:会员改编  人气:2370
  诗歌鉴赏的“能力”和诗歌奖赏的“知识储备与积累”是紧密相连的,要想比较得心应手的做好诗歌鉴赏题就必须在平时有丰厚的知识储备与积累。
  庄子有句话说得好,“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诗歌鉴赏”,缺乏知识积累,“读不懂”已将很多学生拦在诗歌鉴赏的门槛之外。那么,我们又要储备一些怎样的诗歌鉴赏知识呢?
  一、熟知诗歌鉴赏基本常识
  (一)鉴赏古诗词时,一定要弄清楚:1、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抒发了什么情、志?2、怎样写?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3、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这三步缺一不可。
  (二)应当能把握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咏史、即事感怀等不同类型诗歌的特征。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三)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意象。 典故如“武人”“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廉颇老矣”等。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现志向气节常用“竹”“菊”“兰”等意象。
  (四)了解主要意境特点: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五)掌握诗词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
  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杜甫)、浪漫主义(李白)
  词的流派: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二、理解表达技巧方面的相关术语
  有位阅卷老师在改卷后总结道,“考生表述缺乏鉴赏用语。诗词鉴赏的知识储备很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鉴赏用语,否则,学生即使能够读懂诗词,也不会回答问题。”为此教师在诗歌鉴赏复习时要让学生熟悉各类鉴赏用语。
  熟悉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等。
  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起兴等。
  熟悉常说的表现手法:衬托、对照、用典、叠词白描与工笔、以乐景写哀情等。 
  三、了解一些常规问法和答题模式
  1、理解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答题思路和模式: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运用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如:(2008年全国卷I)江间作四首 (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 ,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鉴赏景物型 
  提问方式: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答题模式:第一步总点一笔(如何描写)。第二步根据句意对景色作铺陈描写。第三步总结:用什么手法(修辞技巧等)
  例如:(2008山东卷)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3、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思路和模式: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如:(2008福建卷)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6分)
  【答】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考生有了这些知识和方法的储备,并做到灵活运用,在考场上方能应付自如。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固然重要,但更要指导学生注重平常的积累和鉴赏能力的培养,读名家鉴赏作品,涵咏和体味诗词的妙谛,学写鉴赏文章,真正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把功夫用在平时,才会在高考诗词鉴赏试题中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