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语文学习的方法
作者:佚名 时间:2008/12/15 15:00:0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149
首先需要端正一个认识,即语文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语文素养的增强,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时间的长久性决定它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功近利、为应试求成绩,而应夯实语文基础,将其作为一项立身处世的本领努力学习下去。那么,具体怎样做呢?
(一) 培养兴趣,自主学习。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歌德也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有了兴趣才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用心投入,不断提高。此外,语文学习的一个特点是:仅靠听课并不能真正提高水平,“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皆有语文。我们要处处留心,广泛涉猎,自主学习,自求理解,主动练习,以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二) 博览群书,熟读成诵。古人学语文强调广为涉猎,因此,我们要进行广泛深入的阅读,内容涵盖古今中外、自然社会。凡是人类心灵和智慧的结晶均可兼收并蓄。对于一些经典作品,应当精读,细读,甚至背诵。古人的学习方法很值得借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虽是古人学习写作的经验之谈,但也道出了广泛阅读的重要性。
(三) 勤于练笔,熟能生巧。经常写作不仅可以提高驾驭语文的能力,还能够理清思路,酝酿和升华感情。高中阶段,我们应至少每周练习写作两次:生活札记一篇,记录日常见闻及思想感情;读书笔记一篇,一边阅读一边整理,收获更大。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高考主观试题所占比会重越来越大,考生的写作水平在考试中将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 精思熟虑,用心感悟。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研,精思,就能晓其义,识其神。语文学习中应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要盲目接受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保持学习的主动性。思考问题应深入细致,要多方追问,务求水落石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让自己的灵感自由翱翔。《红楼梦》中提到一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即用心感悟世间万物,而不限于书本知识。
学习语文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掌握学习方法不是目的,而是要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并且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更迅速地提高我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
文章评论
共有 2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