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作文分析

作者:佚名  时间:2009/3/9 14:52:3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587
  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2009年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2008年9月15日,英国圣公会向已故生物学家达尔文道歉,承认100多年前误解他提出的生物进化论。
  圣公会在致歉函中写道:“查尔斯•达尔文先生,在你诞辰200周年即将到来之前,英国圣公会向你致歉,我们当初对你(的理论)作出错误反应,误解你且影响其他人对你的看法。”
  达尔文后人对圣公会的做法并不领情。达尔文的玄孙认为,迟到百年的道歉“没有意义”。批评人士称圣公会的这一举动“荒谬可笑”。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例文1】
  百年道歉不荒谬
  广东实验中学 陈永健
  英国圣公会向已故生物学家达尔文道歉,并承认一百多年前对生物进化论的反应是错误的。这场“百年道歉”真让人感慨万千,可能有的人会为此对英国圣公会肃然起敬,可有人却认为此举甚是“荒谬。”
  那么此举是否荒谬呢?在我看来,百年道歉并不荒谬!
  百年道歉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人,从山洞中走出,曾经铁犁牛耕,曾经男耕女织,经历了铅与火的变革,才走到了今天。人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不正是一步一步丢弃愚昧的历程吗?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英国圣公会此举也正是沿着人类从无知到文明的道路走来的。如果有人说英国圣公会荒谬,那么在他眼中,人类文明的产生岂不是荒唐的过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英国圣公会的道歉,是它对真理不倦的追求,是自我认识的伟大举动!苍天有灵,达尔文先生作为一代英才,其不会为圣公会此举含笑九泉?
  百年道歉勇气可嘉。很多人都会犯错,却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站出来承认自己的错误的,只有勇士才能以一种横刀立马的姿态直面自身的错误,并且赢得人们的尊重!古时候,就有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廉颇,作为一员堂堂武将,却深明大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勇于向蔺相如请罪。他这种认错的勇气一直被人们称道、仿效。如今,英国圣公会发出“百年道歉”,岂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为何要横加指责呢?如果这种认错的勇气都被视为“荒谬”的话,那么我们的世界也许真的就是一个“荒谬”的世界了!这种“荒谬”,理应得到推崇;这种“荒谬”,理应让无数无法站出面对自己错误的人相形见绌!这种“荒谬”, 勇气可嘉!
  我们的生活中,就需要这种“荒谬”!甚至可以说,如果我们的生活中缺少这种“荒谬”的品质,恐怕我们的世界便不再日趋进步了。南京屠杀,让世人震惊,然而,这一事件的元凶,却一直未敢站出来道歉。对此,一向强硬的韩国总统甚至发表《告国民书》来谴责这种行为,无数中国人更是愤慨不已。在这方面,英国圣公会给怯懦的人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当然,英国圣公会不可否认造成了对达尔文先生的伤害,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我们更应该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等待这一事件。人,不能总是只盯住别人的过去!
  英国圣公会,你的追求,你的勇气,不会是荒谬!
  【点评】针对材料中批评人士“荒谬可笑”的反应,鲜明提出自己“百年道歉不荒谬”的观点。结合材料内容,就事论事,原事析理,既很好地落实了题目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的要求,又使文章具有明确的针对性,避免了泛泛而谈。而且,文章既处处紧扣材料来写,又旁征博引,联系实际,行文清晰自然,论述拓宽深入。结尾一段在前面充分分析论述的基础上直抒胸臆,感情充沛热烈而又自然。
  (点评老师:广东实验中学邓翅跃)
  【优秀例文2】
  迟来的道歉不可笑
  广东实验中学 李哲鹏
  羊圈破损,面对着空无一“羊”的冷清,肯耐心细致地把它修复好的人并不可笑;洪水过后,面对着城毁人亡的沉痛,愿坚强地站起来投入救援的人并不可笑。
  同样,当错已铸成,当时移岁易,迟来的道歉并不显得可笑。相反,这对于被侵犯者和侵犯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迟来的道歉,首先是对被侵犯者尊严的重建。作为一场错误的受害者,他们失去的,并不只是生命或金钱,更是作为一个人,在这世上昂首挺胸的那份尊严。十年文革,党中央犯下了许多错误。政治领域,多位国家领导人,包括刘少奇主席,都蒙冤入狱;文化领域,许多知识分子,如老舍、季羡林等文坛老将都遭到了毫无理由的批斗和伤害。在这场将民主和法制肆意践踏的风暴中,他们被侮辱、被唾骂,失去了太多的尊严。文革结束后,党中央认识到所铸之错,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平反”活动,真诚地向各个被侵犯者致以道歉。正是这样,广大知识分子才找回了问鼎学术巅峰的勇气以及自身的尊严。迟来的道歉,就算在巨大的损失面前微不足道,但却十分关键,不容取笑。
  迟来的道歉,更是对侵犯者自身灵魂的救赎。有时候,痛苦并不仅仅烙刻在被侵犯者的身上,后悔、愧疚,这些无休无止的负面情绪,同样会如漆黑的巨兽般吞噬着侵犯者自身的灵魂,让他们一刻不得安宁。二战期间,犹太人被纳粹党大肆捕杀。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和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绝望和孩子们的惊恐。德国人错了,他们的罪行让人触目惊心。战争结束后,如梦初醒的德国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滔天恶行,他们痛苦、内疚,在世界面前沉痛地低下头颅。于是,德国的总理跪下了,用泪水与沉默来向犹太人道歉。尽管,这道歉对于被侵犯的人来说太迟了,尽管,这错误并不因这道歉而如写在沙滩上的字迹随风易逝,但道歉,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侵犯者自身的灵魂。这道歉,是神圣的、庄严的,并不好笑。试想,若没有这场道歉,德国人民能够那么快重获世界人民的认可,让国家的经济迅速腾飞、一次又一次创造发展的奇迹吗?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真诚的道歉,永远不会太迟。如果说最近伊利、蒙牛等奶制品企业向广大消费者的道歉,能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心和支持,那么,英国圣公会向达尔文的道歉,就算迟了100多年,也并非完全没有意义。
  清风依然,朗月依然,英国圣公会向达尔文的这场道歉,并不可笑。
  【点评】针对材料中批评人士“荒谬可笑”的反应,鲜明提出自己“迟来的道歉不可笑”的观点。接着,作者从“首先是对被侵犯者尊严的重建”和“更是对侵犯者自身灵魂的救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鲜明,行文层次非常清晰,值得学习借鉴。本文语言流畅,开头和结尾有一定的文采。
  (点评老师:广东实验中学邓翅跃)
  作文评卷分析
  一、评卷总体情况。试卷共8996份,平均得分为39.43分。
  二、具体情况介绍
  1.审题立意。以下三种立意为本次作文的主流: “迟来的道歉也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及时的道歉才有意义”和“学会宽容”。其次,比较有代表性的立意有:“知错就改”、 “接纳迟到”、 “学会道歉”。本次作文完全偏离题意的立意较少。
  2.选材用材。考生用得最多的素材是二战后德国总理迟到的道歉与日本迟迟不道歉,以及廉颇向蔺相如道歉的典故。考生作文普遍表现为材料贫乏,可能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题目的特殊性使平时积累的素材排不上用场,二是学生素材积累确实不足。就用材而言,绝大多数学生能围绕观点叙材析材。
  此次作文在材料选用上的最大亮点是鲜活。学生关注现实人生,而不是像以往将视线只投注在古代几个有限的文化名人身上。很多考生笔下有“三鹿奶粉事件”“艳照门事件”“山寨文化”等材料。
  3.谋篇布局。阅卷老师普遍认为,考生有良好的章法意识,这是让人称道的,也是让老师倍受鼓舞的。但这种意识只是让文章在形式上具备了考场模式化作文的各要素,诸如全文分五段、中间三段的开头设置分论点、分论点后叙例并分析等。细究文章,我们便会发现,形式的“完美”掩盖不了逻辑的混乱。
  三、今后作文的备考建议
  1.全面备考作文的各种题型。本次考材料作文或许出乎很多老师意料之外,这无疑是对我们的提醒。我们除了应备考命题作文外,还得关注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当然可以有所侧重。
  2.将写作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写作是思维的外化,思维的问题应交给思维训练来解决,建议加强一题多写的训练。作文训练并不需要每次都完篇,可以多一些从多个角度、以多种文体的立意构思训练,以加大思维的训练量。
  3.加强材料积累。用“一材多用”的训练自如驾驭经典素材,用时事点评的方式积累鲜活的素材。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