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使用中的十个注意点

作者:不详  时间:2009/10/4 18:59:45  来源:jiqingliuyue转发  人气:824
  实词使用中的十个注意点
  一、辩明概念:
  有些实词是集合概念,有些是个体概念;有些是抽象概念,有些是具体概念。只有辩明了实词的概念属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如:“岁月”是事物的集合体,不能用具体数字限制(七百多个岁月)“春秋”则可以用数字修饰。“竖立”用于具体事物,而“树立”则用于抽象事物(“竖立正确的人生观”就错了)。
  二、吃透规定:
  有些实词在使用上有语法、语意等方面的特殊规定,只有吃透这些规定,才能做到准确使用。
  如:“置疑”有一个语法规定:“多用于否定”象“不可置疑”。但“在平淡分析中置疑”就不对,应为“质疑”。‚“规划”隶属于“计划”,它有两个语意上的规定:一是多用于比较全面、长期和重大的工作计划,二是这一计划相对来说比较综合、立体和形象。
  三、把握词性:
  词性不同,其语法特点与功能不同。
  如:“品位”指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名词。“品味”指仔细体会,玩味。“高品位”不能作“高品味”。“法治”动词,“法制”名词,那么,健全——(法制),才对。
  四、对应搭配:
  实词的搭配有主谓搭配,动宾搭配,修饰语与中心语的搭配等。
  如:激活——因子,激发——工作热情。形势——严峻,态度——严厉。
  五、认准对象:
  有些实词有特定的使用对象,有的对人,有的对事,有的对物。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他用。
  如:“启用”对象指物,“起用”的对象指人。“夸奖”的对象是自己夸别人,“夸耀”的对象是自己向别人夸自己。
  六、分清轻重:
  有些实词词义较轻,有些词义较重,这就要求考生根据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实词。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他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他违犯了《中学生守则》(大词小用)
  七、搞清褒贬:
  搞清词的三种感情色彩,具体使用中明白褒贬色彩。避免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如: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互联网勾通了各国文化。
  八、摆正谦敬:
  谦词对己,敬词对人,辨析不准,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如:明天你在家守候,我会按时光临的。(应为“前去”)‚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应为“令堂”)
  九、避免重复:
  对词语意思与语法功能理解把握不准,容易造成实词隐含义和句子已提供的语境义的重复的错误。如:这两种东西,无论形状还是质地,都存在很大的悬殊(“悬殊”本身有“相差很远”的意思)。‚上周进行了一次远足旅行(“旅行”与“远足”重复)
  十、使用适体:
  书面语、口语两大方面可分类,如书面语还可分为文学性书面语、实用性书面语等。如:发言人——(郑重庄重)地指出。(外交用“郑重”、个人言行举止用“庄重”)‚我们——(进进入)村里的时候,看到一位中年汉子正跟不少人在——(商谈商量)第二天买化肥的——(问题事)。
  常见虚词辨析二十例
  1、以至以致
  都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而产生的结果”之意,“以致”多用于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如:他的腿受了重伤,以致几个月都起不了床。
  2、不管不论无论
  “不管”多用于口语,“不论”“无论”多用于书面语。因此“不管”后不能用“如何”“是否”“与否”等文言色彩字眼。
  ‚“不管”后面可用“形容词+不+形容词”,而用“无论”“不论”时,这种格式中间要加“还是”“跟”“与”等词。如:a不管天气热不热b无论天气热还是不热
  3、跟和同与
  用作介词时,口语中常用“跟”,书面语现在倾向用“同”。
  ‚用作连词时,一般倾向于用“和”,而较少用“跟”。
  ƒ“与”口语中用得较少,但在文章的标题及书面语中常见,语气较庄重。
  4、即使尽管(虽然)
  “即使”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尽管”表示一种事实后面可加“可是”“但是”。
  如:即使条件最差,我们也要做。‚尽管条件很差,我们还是做了。
  5、进而从而
  “进而”强化进一步的行动。“从而”除表示进一步的行动外,还跟上文有条件或因果的关系。
  6、一方面一面(一边)
  “一方面”侧重表示并存的两个方面,时间可先可后;“一面(一边)”侧重表示同时进行的两种动作。
  7、以及及和
  “及”只能连接名词性成分‚“以及”“及”所连接的,常常前边是主要的,后边是次要的。“以及”前能停顿,“及”前不能停顿。ƒ“及”后可用“其”,“以及”后可以加“其他”。„“以及”可连接分句,“及,和”不能。
  8、和或
  表选择时用“或”,表并列时用“和”,两者不能混用。
  9、何况况且
  都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何况”用反问语气来表示进一层的意思,“况且”无此种用法。
  10、未免难免
  “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情况不以为然,侧重在评价;“难免”表示客观上不容易避免,二者不能互换。
  11、固然虽然
  “固然”侧重于确认某一事实,接着同时也承认另一事实;“虽然”侧重于让步,承认甲为事实,但乙并不因此而成立。‚“固然”很少用在主语前,“虽然”在主语前后比较自由。
  12、偶尔偶然
  “偶尔”跟“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偶然”跟“必然”相对,表示意外。
  13、越发更加
  “越发”限用于同一事物的同一变化;两事物比较时,不能用“越发”,而必须用“更加”。
  如:小李下乡后,身体越发结实了‚小李身体很结实,小张更加结实。
  14、关于对于
  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如:a关于这个问题,我直接跟老王联系。b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关于xx”作状语,只能用在主语前;“对于xx”作状语,主语前后均可。
  如:“关于中草药,我知道得很少”不能说成“我关于中草药知道得很少。(“对于”就可以)”
  15、由于因为
  口语里用“因为”,较少用“由于”。‚连词“由于”可以同“因此”“因而”搭配,“因为”不能。ƒ连词“因为”可用在后一段分句内,“由于”不能。如:这里无法过河,因为水流太急。
  16、对对于
  都是表示对象,凡能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成“对”,但“对”的意义比“对于”更广泛;当“对”表示“对待”“向”等意思时,不能换成“对于”。
  如:做任何工作,都要对于人民负责(表示“向”的意思,应换成“对”) ‚他对于老师很尊重(表示“对待”的意思,应换成“对”)
  17、而后尔后
  都表示从某时起往下的时间。“而后”多指“然后”,单独放句首作全句状语的情况较少。“尔后”多指“此后”常单独用于句首。
  18、竟然居然
  都表示出乎意料。“竟然”用在主语后,动词谓语前。“居然”语气略重,可用于主语前。
  19、尚且姑且
  二者结构相似,但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尚且”是连词,表示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表示进一层之意;“姑且”是副词,表示暂时地。
  如:为了人民利益,流血尚且不惜,更别说这点汗了。‚你们姑且在这住上一晚再作打算。
  20、与其宁可
  都有把两件事情加以比较,衡量得失,选其中一件之意,都是连词。“与其”用于取舍关系的复句中,常和“不如”一词呼应,表示舍此取彼。“宁可”有“宁愿”的意味,常与“决不”呼应,表取此舍彼。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