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计划

作者:周灵  时间:2009/11/4 18:03:01  来源:lnzhouling 转发  人气:2279

  为了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标准,加强学生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本学期,高一(11)班的学生以自主研究学习为主,以问卷调查、外出实地考查、访问、上网找资料等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自主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通过学生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基本劳动能力、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过程中,根据这一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点,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人与人、人与自我为取向,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利用地方、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得这项活动落到实处。
  具体时间:2007年3月23日——2007年6月29日
  小组内容安排:
  沈桂芳同学小组调查的是“现代高中生的偏科现象研究”;
  房桂英同学小组调查的是“校园垃圾的回收价值”;
  莫丽霞同学小组调查的是“水污染的影响”;
  唐秋勇同学小组调查的是“我校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研究”;
  房小龙同学小组调查的是“我校高一学生视力状况调查”;
  李玲同学小组调查的是“关于连南民族高级中学饭堂的调查”;
  罗翠萍同学小组调查的是“为什么流行歌曲会流行”。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外出实地考查、访问、上网找资料。
  通过对“水污染的影响”等问题的调查研究,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污染对环境的严重危害,了解国内外治理环境污染的种种方法,培养学生对探索科学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会学生善于利用“学习、上网、方法”等调查研究的方法,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上网的利与弊,如何更好地学习,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高一(11)班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连顺民族高级中学  周 灵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实际,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活动期间,学生克服了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用中学生他们那独特的视角和方式了解、感知社会与人生。在活动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与开发,实践能力、劳动能力、社交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活动中,学生学到了校园里、课堂上无法获取的知识与能力。学生上交的实践报告也证明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与汇报能力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活动开展的前期是确定研究的问题,中期是开展调查研究,末期是整理资料,书写实践报告。首先他们是收集材料汇总,如发问卷下去调查再回收整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最后是分析归纳,书写成书面材料。通过对“水污染的影响”等问题的调查研究,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污染对环境的严重危害,了解国内外治理环境污染的种种方法,培养学生对探索科学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会学生善于利用“学习、上网、方法”等调查研究的方法,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上网的利与弊,如何更好地学习,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小组的学生不重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没有认真系统地整理成自己需要的材料,也不能很好地将相关资料、实践报告、信息技术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学生实践研究的课题范围比较窄。学生调查研究的问题都是校园中的问题,没有把焦点放到社会中去,这是学生的视野不宽所造成的。课题数量少,班上五十多个同学只组成了七个研究小组。
  3、各个小组在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每一个小组的成员的作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没有团结合作的精神,把工作任务推来让去的,小组分工不明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基本劳动能力、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一项课程。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这项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有实效性,那我们就应该想更多的办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真正让这项活动起到培养人的作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