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乐声流淌在语文教学中
作者:乌鲁木齐外国语学校第十二中 薛苗 时间:2011/5/22 19:31:5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84
关键字 音乐 语文教学 感染力 培养 审美情趣
《毛诗序》中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这句话不多几个字,却很好地说明了音乐可以表达人的内心愿望,使人的情绪产生共鸣。好的音乐可以调节情绪,开发智力,对人的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在引导学生领会内容,体验情感时,必有语言表达不到之处,每到这时,除了深情的“嗟叹”,我还会选择使用音乐来表现情感、渲染气氛、突出主题。人人知道,当我们的耳朵感受音乐时,我们的精神就会起变化,音乐可以给人以生理上的共振、感情上的激发、情操上的熏陶和哲理上的启迪。对于音乐无论从形式、方法上讲,还是从教育目的和内容方面都能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我认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作为语文教学,要在课堂中要突出教学和学科的艺术性,恰当地应用音乐会使课堂更加完美和谐,富有感染力。
一、运用音乐导入新课。
本人一直在教学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平时在生活中很注意搜集大量的乐曲,并分门别类地进行存储。乐曲有按不同感情基调储存的、有按不同演奏器乐储存的,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用音乐导入新课时,可选用古典或富有浪漫主义的音乐,如《蓝色的多瑙河》《春之声》,其音乐的节奏均匀、鲜明;另外选抒情色彩浓烈、氛围静谧的“小夜曲”,如《月光曲》《致艾丽斯》等;或者选用现代的一些流行音乐的独奏曲。
导入新课时尽量选用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使学生放松,创设情景,打好课堂基础。我在讲朱德的《我的母亲》时选用了《妈妈的吻》,让学生从中体味和感悟母爱的伟大、亲情的神圣;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播放《好汉歌》,学生不由自主地精神振作,意气奋发;讲余光中的《乡愁》时,配上了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离家的孩子》,来渲染深沉悲伤的基调,戏剧般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短时间内将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二、课文朗读配乐的选取。
在语文教学当中,朗读课文时恰当地配以灵妙的音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朗诵一段充满豪情地文章时,配之以激情澎湃地音乐,学生在这乐声地引下,自然就把自己地感情流露出来了,而此时正在听着的老师和学生也是在欣赏、享受!如在读散文《春》一文,选配《春之声》,带领学生走入春天的世界;读《你一定会听见的》时,可配班得瑞钢琴曲《春野》,营造静谧温馨的氛围;读《最后一课》可配《长城谣》,其乐曲悲壮苍凉,而且感情基调、思想内容与文章完全融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配上《哭泣的城市》,哀婉的曲声与课文内容和谐统一。
在古诗文朗读中,读《三峡》时可配古筝曲《高山流水》,让学生体味其雄伟壮观和凶险秀丽;读《出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用舒缓深沉的古代送别曲《阳关三叠》,渲染真诚依恋的栈别气氛;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选用古色古香、婉转悠长、令人遐想的《关山月》,或者直接配《明月几时有》;读《石壕吏》可选《铁蹄下的歌女》,增强诗的凄切感。 在学习现代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却选用了与诗的内容有同工异曲之处的《壮志在我心》,让学生理解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信念,让诗歌的主题深入学生的心灵。
三、课堂练笔时选配音乐
在语文课堂上,我时常会对学生进行当堂的练笔训练。在教授完一篇课文后,及时让学生随性些下点什么,不但有助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即兴写作的能力。
学生刚听完一节课,还沉浸在作者的情感之中,这时布置练笔,根据授课内容播放一段或轻松或低沉的音乐,会营造好的写作氛围,感染学生的情绪,让他们静下心来思考。练笔时播放一些钢琴曲等轻音乐,如:《梦幻岛》《春野》,让学生在乐曲声中更好把握课文主题情感,;或者选用低沉的音乐,如:《晚安城市》《森林之翔》,学生在这种音乐声中,也能很快入境,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课堂练笔,短短三分钟的时间,配以音乐,学生会在音乐营造的氛围中,记录下心中最想表达的情感。
通过合理地选取音乐,既增强了文章和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又营造了一种与文章完美和谐的气氛。最使老师欣喜的是:充分激发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课的教学改革当中,只要我们遵循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巧妙地选取音乐,让其与语文课整合,加强应用的适度、力度和深度,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在语文课堂中的实际运用还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只要用心体会,始终把握“教为中心,学为基点”的原则,精心选配合使用音乐,一定能将音乐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参考资料:
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 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2008年8月第二版第129、144页。
3 于年河、许建中主编《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上)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