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

作者:乐安县谷岗中学 郑喜生  时间:2011/4/8 4:16:0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48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新起点,它给广大的师生一个全新的概念:教师的教再不是“填鸭式”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学生的学也不再是“统领式”的“死记”、“硬背”。而是寻根求源,系统运用创新机制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及解决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素质教育完全是一种合作互动的探求活动。它要求的是:以文本作基础,以联想作媒介,通过想象勾画出新的形象,创造出新的局面,使枯燥的一个原本变成一个鲜活的新载体。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教师做到:
  打破旧观念、树立新理念
  所谓旧观念,就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分的高低,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提高。这种观念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高分低能的人,而不属于高素质的人才。这与今后的市场所需人才的标准相差甚远,很难立足于社会。因此,注重和加强素质教育,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树立这种教学理念是每个语文教师势在必行的一种责任。
  如何树立这一观念呢?笔者认为:
  首先,要通过学习来转变思想。学习中共中央、国家教委关于教育体制改革文献,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念,学习包括西方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理论和方法。从中探索出其中的要诀,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其次,把功名利禄抛在一边,从思想深处准备做一个“王安石”“邓小平”式的改革家。以暂时的损失作基石,实实在在、彻头彻尾地实施素质教育。有了这种思想准备,才敢于在素质教育这条棘荆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大道来,才不至于视过去的“应试教育”为珍宝,真正从多年的桎捁里挣脱出来,投身于新时期的素质教育中去。
  改革课堂结构,更新教学方法
  近年来,语文教学功利性、实利性愈演愈烈,导致了语文教学变成了追求分数、追求名利的工具。例如,在学生刚学几篇文章后,教师就匆匆忙忙的总结起文章的写作知识来;这是细节,那是特写,这里的艺术手法新颖别致。。。;才学了一两篇议论文,就归纳起论证方法来,甚至大讲特讲有关议论文的写作技巧来。。。;学生本来就对此类文章陌生、头疼,你这样一弄,就更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了,觉得语文这东西深不可测------难学。这样的课堂结构不是“填鸭式”“满堂灌”是什么?我们何不放手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读、去想、去探讨呢?即使老师要参与,那也要和学生一起去探讨研究啊。就拿小说教学来说吧,让学生先读,读完后再提问学生:这篇作品都写了些什么?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他是主人公呢?文章写了他什么事 ?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做这些事的?它和记叙文、议论文有什么不同吗?这时,学生头脑中自然而然就浮现出小说这个概念来。有关小说的三要素、故事情节等知识也许他们就已经知晓一二了,至于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人物的外貌、语言、心里等描写那就更可以放心的交给学生自己去揣摩分析了。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因此,作为一个老师,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自己,并牢记一条定律:“不是我要学生学,而是学生他要学”。只有将这种理念贯穿于你的教学全过程中去,你才会在素质教学中真正尝到教学的甜头,学生也会进入到“我要学知识,竭力挖潜力’的兴奋状态中。
  所以说,评价一个学生的智商高低,不是看老师教了他多少,而是看他自己学到了多少并能发挥多少?记得小学有一道智力题,考的是:树上有十只鸟,被铳打了一只,树上还剩几只鸟?当时所谓高智商学生度都回答:“树上一只鸟也没有。”但按现在的教学理念来衡量,这不算是高智商的回答。最起码不能说是发散性的创造性思维。难道除了这种答案就没有其他答案了吗?譬如:剩下的九只鸟全吓懵了,全然不知飞逃,不就剩下九只了吗?又如:树上的十只鸟原本就是个团结的整体,他们一个个都是宁死不怕、视死如归的英雄好汉,一只只都在为自己同伴的不幸而肃穆致哀,不也还是有九只鸟在树上了吗?再比如:虽说被吓的九只鸟都飞走了,但因为树枝稠密、树叶茂盛,被打的这只小鸟根本没有掉下,而是倒到挂在树杈上,那么树上也不能说一只鸟都没有啊!所以说,老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引发、善点拨、足发挥、多联想,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智商、能应变、善创新新型有用人才。
  吸取时代信息,开阔学生视野
  要使学生素质高,首先教师要高素质。过去有一句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那时的“一桶水”大多指的是老师已有的知识,意思是说,老师有足够的、学生现在还不具备的知识,然后才好“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也吸取到老师的知识。而今天就不尽相同了。今天,是经济发展的时代、伴随而来的是信息的多变、知识的过时与更新、产品的更替与淘汰。你的知识和头脑一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能及时扑捉时代变化莫测的信息,你就会被筛选出局了。所以,除了要储备原来已学的知识外,还得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汲取新的信息,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捷足先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出自己的一条新方法、寻求新答案、解决新问题。只有具备了这样素质的学生,才算是未来有用的新型人才,才算是视野开阔的顶尖英雄好汉。培养这样的人才才是我们这一代教师的根本任务,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