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考察,感叹的收获——成都树德中学德育队伍外出考察总结报告

作者:李解  时间:2011/11/30 22:40:1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742
  杨柳生芽,桃花吐蕊。为了了解、学习优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经验,尤其是学习他们在学校文化建设及德育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2011年3月,树德中学德育队伍在林校长的带领下赴杭州二中、杭州十四中、苏州十中考察学习,通过参观校园、与领导交流、与教师座谈、听取经验介绍等形式获得了大量的,鲜活、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给每一位学习考察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本次考察学习的整个历程,我有十个字的体会“诗意的考察,感叹的收获”。
  1、学校选择了一个本就诗意的时间、诗意的季节出行。三月,杨柳依依;三月,桃花灼灼;三月,西子湖细雨蒙蒙断桥不断魂肠断;三月,山塘街阳光朗朗评弹悠长意悠长。
  2、学校选择了一个本就诗意的地点、学校作为我们考察学习的对象。杭州、苏州、扬州,江南的独特之美亲眼亲身领略。粉墙黛瓦、青石古道、小桥流水、波光船影、烟雨长廊、古街深弄……至身水乡,如诗如画般的江南美景令人如痴如醉。
  3、杭州二中、杭州十四中、苏州十中,三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文化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各具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分别用“大气”、“务实”、“唯美”来概括三所学校的风格。
  杭二中的“大气”。学校秉承竺可桢先生“立志、努力、为公”的校训认准了追求的方向——“高”(高目标、高境界)、“正”(树正气、走正道)、“实”(说实话、做实事),强调“高境界做人,高水平学习,高品质生活”,提倡“宽松、宽容、宽厚;开明、开放、开化;人性、理性、灵性”。校长叶翠微大气磅礴始终坚持“不补课、不加班、不跟风”的三不政策,尽量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的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尽量地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的活动平台和个性舞台;尽量地把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自己的精神自由和真性成长。在教师的校园生活中,叶校长还提出要关注教师生命质量的三个指数。一是健康指数,二是幸福指数,三是魅力指数。在谈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叶校长说,传统的深厚的二中历史文化的积淀与面临的现代社会现代科学、文明的新的挑战两者之间的交叉点就是杭二中的高瞻远瞩的校园文化发展的魂、根基、命脉。这些都给了我们全新的认识和深深的感叹与收获。
  杭十四中的“务实”。杭州第十四中学是浙江省历史最悠久的著名中学之一,西湖秀美的山水、古都文化的深厚底蕴、八方才俊的智慧,铸造了这所学校优秀的品格。学校在德育方面以学生品德、心理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营造“规范、有序、和谐、发展”的氛围,培养具有“正气、大气、灵气”的现代人;教学上,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学校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由相应学科的教师担任他们的导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细致的辅导。这使得学校的学科竞赛成绩斐然:2003年,孟琳燕同学参加了在白俄罗斯举行的国际生物学科奥林匹克奥竞赛,并荣获金牌,实现了浙江省生物学奥赛金牌零的突破。2004年,楼天成同学参加在雅典举行的第16届中学生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荣获金牌,实现了浙江省信息学奥赛金牌零的突破。2007年,林济民再次摘取第18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赛金牌。
  苏州十中的“唯美”。学校的优美环境、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共同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苏州十中本部建在清代织造署遗址内,景色秀丽,古迹众多,西花园为清代织造署为皇帝造的行宫旧址,当年康熙、乾隆南巡都在此驻跸。现存遗迹多祉轩内还保留着1647年(顺治四年)的《织造经制记》等珍遗碎刻;耸立于假山池塘中的瑞云峰(北宋化石岗遗物),号称江南园林山石之冠,历经沧桑,英姿依旧;瑞云峰和织造署均为省市重点保护文物。振华时期留下来的建筑物如行政办公楼、大礼堂、长达图书馆(蔡元培先生题匾)等业经修饰,旧貌换新颜。各届校友留下的纪念性建筑:伟绩碑、已巳亭、凝怀亭、来今雨斋、摩崖石刻、紫藤绿荫廊等更为西花园绿景加彩。这一切,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造就了学校令人羡慕的育人环境。是苏州“园林式”学校。苏州十中的唯美,更重要的是因为现任校长柳袁照和他的诗性教育。他说:“我是个边缘人,在学校改造过程中,我穿行在校园和园林之间;在办学理念上,我穿行在现实、传统和未来之间;作为语文老师,我穿行在教师、作家和诗人之间;在功利主义的背景下,我又是穿行在功利和超然之间。” 柳袁照提出,十中的文化精神和办学理念是“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质朴大气就是浩然正气,是一种实而厚重、素而无华、纯而不染、真而简明的精神。真水无香就是要返璞归真,不雕琢,不作假,淳朴一生。倾听天籁就是倾听自然之声,按照规律来做事,保持自然真诚的本性。他希望学生能带走三件礼物:本真、唯美和超然。
  4、学校文化建设亮丽、深厚、独特
  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走在三所学校的校园里,学校的布局、墙壁的图画,楼内悬挂的伟人像、名人名言、警示及激励性语言,洁净的墙壁和美丽的校园无不体现着环境育人的良苦用心,处处都能看到和感受到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
  5、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向上、丰富多彩
  三所学校的学生都不睡午觉,他们用充足的时间保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社团、学生活动成为校园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外语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周、体育节、学生会干部竞选、才艺展示、演讲会、辩论会等等,使学生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能增知益智,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使学生了解学科知识以外的世界,培养起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形成某种特长爱好,增进其社会实践活动的才干。
  6、学校德育工作有声有色、极富创意
  特别是苏州十中,学校的德育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展得很有特色,很有创意。尤其他们组织开展的“曙光行动”学生徒步行走、元旦新年晚会的颁奖典礼学生也走红地毯的创意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束本次考察学习,个人认为,作为新校区,我们更应重视校园文化的生成和培育,立足学校外语特色,努力积淀自己的校园文化,发展自己的校园特色,提炼出我们自己的学校精神内核,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在这种精神内核的指引下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