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课程
作者:ranhoutiaowu 时间:2012/10/8 23:02:48 来源:ranhoutiaowu 原创 人气:384
新世纪呼唤新教育,新教育呼唤新课程,新课程呼唤新教师,新教师呼唤新观念。我有一个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更新了教育观念,哪怕你教龄20年,你也是新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哪怕你才20岁,你也是老教师。从他说的这句话中,我更加明白了不变则落后的道理。
随着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和新教材的运用,尤其是对语文课程的特点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了定论,语文教学也伴随着对人文性的张扬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课堂教学新形态。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特体验开始得到尊重,教师主宰课堂,机械封闭的教学方式逐渐消亡。然而,在一些主导潮流对此大加赞赏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谐和音,尤其是广大基层的语文教师在实践中感到迷茫和困惑:那些看似改革创新其实远离学校教育实际的课堂教学新形态对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究竟有多大的实际贡献率?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形态?
一、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的支持,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从毕业到现在,
我一直在条件不怎么好的私立学校工作,本身条件的限制让我学会了更好地去开发资源并有效加以利用。比如我在上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时,会提前抽空亲自带学生去观察附近的石拱桥。虽然与课文中提到的赵州桥和卢沟桥等相差甚远,却也多少有相似的特点。讲到《说“屏”》,我又会去找有屏风的店铺老板借道具,便于学生真实的认识。
学生的问题、优势和缺点也可以作为课程资源。我在上到《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一课时,对于课文中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论,同学都相当激动,他们义愤填膺的说到要把日本人杀光。我抓住他们的错误观点,及时讲解历史与现实要区分开。对于历史,我们不记仇,但是却不能忘记。
语文的课程资源无限丰富。我们可以通过对社会生活进行调查,把握社会给教育的信息、要求和机遇,并把它们作为课程资源,如新的成就、新的影片、新的社会问题等。哪里存在经验,哪里就有课程资源;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课程资源。所以,我们要有发现它们的能力,从而服务于教学。
二、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
写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我的语文教育观,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和探究,让学生在开展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个性,让学生在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
课堂上,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言语动机。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哪怕是错了,老师都应该对他的勇气给予表扬,然后才指出问题的错误之处。如果你不经意的批评,有可能会扼杀一个孩子宝贵的语言动机。纵观语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有的老师上课,和言细语,课堂里晴空万里,学生们如沐春风,说起话来妙语连珠;而有的老师上课,声嘶力竭,课堂里乌云密布,学生像霜打的茄子,无精打采,更不用说回答问题了。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做到不怕说错,不怕插嘴,让课堂真正的轻松愉快起来。
三、 高质量的作业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到处都是高呼给学生减负的声音。早上上课延迟,下
午放学提前,作业不能过量等等。这一系列的改革,在当今考试体制不变的情况下,让许多老师感到措手不及。那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矛盾呢?
让枯燥的知识性作业成为跳动的音符。课文的背诵是让学生非常头痛的一个问题,我在给他们布置的时候,不直接叫他们背诵,而是让他们把课文编成歌曲。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字音、字形的记忆,我以竞答的方式进行,并给优胜者加操行分,同学们热情非常高。
补充课外的作业。我觉得每一课的课后作业,答案在上课的时候就已经讲解了,在布置作业时可不作为重点。我会结合考试的要求,多给他们补充一些能提升能力的题,如课外文言文,语言运用题等。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新题型感兴趣,又能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开放性题目很重要。我认为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布置作业时我尽量做到题目开放,不过多限定学生的思维。比如,作文题目一般不采用命题式,多写关于学习课文后的感想之类的文章,可能的时候我还会给学生布置简单的论文,让他们学会搜集资料,增长自己的知识。
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搞好教学,先搞好关系。教师的教育工作肯定有管理因素。管理就是建立良好的生产关系和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师生关系是一种交往关系,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我把教师分为三种:第一种教师,学生因为他的存在而开心;第二种教师,学生因为他的存在而痛苦;第三种教师,学生没有感觉到他的存在。第一种情况,说明你的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第二种情况,说明你的教育失败了;第三种情况,
说明你根本算不上是一位真正的教师。
有句话说的好:要想富,先通路。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师生心灵沟通是教育成功的生命线,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这一点。
在教学研究中,教师博采事实和理论,总结积累经验。教学研究是教师自我培训和提高的有效途径,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位教师都应该融入其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逐渐成熟起来,从而更有效的为教育服务。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