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差生学习语文的初步尝试

作者:佚名  时间:2013/12/5 16:51:0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72
  这里所说的“差生”是指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差生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对他们采取一般的教学原则和常规的教学方法,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几年来,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根据差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语文学习指导,取得一些成效,很多差生的语文成绩有很大的提高。
  一、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关键。差生对语文学习普遍不感兴趣,往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一般地说,差生对需要通过认真思考才能获得的知识和抽象的内容不太感兴趣,但对自己认为不需要多动脑筋的课外读物(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对形象生动的内容比较有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就要转变学生的思想,引导差生把兴趣转移到语文学习的轨道上来。我利用组织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把他们编成一个小组,了解到他们对武侠小说之类的书籍之所以入迷,是由于其中一些荒诞离奇的东西,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怎样才能把他们的兴趣转移到健康的轨道上来呢?用堵的办法是行不通的,禁止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经常参加他们的活动,和他们一起讨论,引导他们正确选择课外读物,帮助他们提高识别是非的能力。给他们介绍有价值的健康读物,与他们一起阅读和讨论,帮助他们提高分析能力和欣赏水平。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不再迷恋那些对青少年有不良影响的读物了,开始阅读一些内容健康的读物。这种兴趣爱好的转变,无疑会促进他们对语文课学习的兴趣。
  又如,为促进语文教学,我在班上举行语文知识竞赛,原估计全班同学都会感兴趣的。可是,事与愿违,几个差生就无心参与抢答,有的看连环画,有的趴在桌子上睡觉。事后经过了解,他们认为:竞赛的题目难度大,且都让其他同学抢答了,我们呆坐着有什么意思?……原来如此。在以后的各种竞赛活动中,我就分两部分来进行,中上学生一类题目,中下学生的题目适当放低要求,这样就使差生也能答对题目、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他们就有兴趣了。同时,在课堂提问、布置练习、作文训练等方面,我都根据差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经过努力尝试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二、培养习惯
  差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看,要在课堂内四十五分钟保持注意力和高度集中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差生,注意力更加难于集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善于吸引差生的注意,让差生的注意力在较长时间内相对集中,是可以办到的。
  “满堂灌”的旧教学方法,对于差生来说是毫无效果的。要吸引差生的注意力,教师就要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引起差生的无意注意。如有时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有时让学生默读、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有时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质疑;有时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有时采用学生抢答竞赛的形式;有时让学生板书,等等。总之,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这样就能吸引差生的注意,有效在调动差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起差生的无意注意,只是一种被动的做法。当差生对这种方法不再感到新鲜,注意力就难于保持集中。因此,教师应根据差生的不同特点,积极培养他们有意注意的良好习惯。教育心理学表明: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能够互相转化的。例如,我在一次批改作文时,发现一个差生的文章写得不错,他写了他的爸爸因沉迷赌博给家庭带来的创伤。文章尽管在语言结构上比较粗,但情真意切。我在作文讲评时,高度评价这篇文章,还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讨论。这位同学受到很大鼓舞,后来他每次作文都能认真对待,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对这位学生来说,第一次作文的成功是偶然的、无意的,但后来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认真审题,有目的要模仿,学习一些范文的写作技巧,有目的地探索写作规律,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了。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差生的“闪光点”,通过正确的点拨、指导、帮助、鼓励,培养差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三、指导方法
  差生学习成绩不够好,主要是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特别是一些智力较差的学生,读书很认真,读后记不住。对于这样的学生,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着重谈谈记忆的方法就很重要。我跟学生谈了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的关系,讲了遗忘曲线的规律,指出在识记的第一天内遗忘较快,因此当天的功课要当天复习诉重要性。我指导学生运用尝试回忆来记忆收到很好的效果。差生在有效的学习方法中尝到甜头,学习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
  四、加强辅导
  对差生课后进行查漏补缺的辅导,是十分必要的。辅导应该有重点性和系统性。在辅导中要使差生真正明确课文的重点内容,掌握难点知识。特别是一个单元结束后,用结构图表的形式,帮助他们系统地归纳有关知识。辅导要有启发性。辅导差生,教师不是告诉他们答案,而是指点门径,重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作点拨,启发思维,帮助他们多动脑筋,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正确答案。辅导还要有针对性。差生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教师要根据差生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效果比较好。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辅导必须适量,差生学习责任心本来就不强,许多差生都有自己喜好的活动,如打篮球、乒乓球,下棋、唱歌、跳舞等,你如果天天都给他们加班加点,侵占了他们的课外时间,只会使差生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这样辅导的效果甚微。所以辅导必须适量,不可过多地占用他们的课余时间。
  几年来,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差生学习语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差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太太提高,学习成绩也大加辐度提高,所教班级学生语文成绩提高较大。事实证明,运用心理学指导差生学习语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