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1月23日)
作者: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宝生 时间:2018/2/8 8:05:37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人气:9319
加强语言文字工作。要弘扬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实施好中华经典诵读、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应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甲骨文研究与应用等重大工程。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入实施普及攻坚工程,全面落实“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普通话基本普及县域验收。加强网络语言治理,引导学生和全社会文明用语。
(三)聚焦人民群众关切,不断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公平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心,促进公平是引领教育发展的首要价值。让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三年时间,时间很紧、任务繁重,各地要聚焦聚焦再聚焦,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快补上教育民生短板。
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办好学前教育,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进展。目前,“入园难”问题基本解决,但仍然面临着普惠性资源不足、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保障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参差不齐、社会热点时有发生等问题。近期,围绕落实总书记关于学前教育重要批示精神,教育部组织开展了大调研,要在大调研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幼教规划和重大举措。要以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不断扩大普惠性资源总量。要坚持公益普惠,在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大力支持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地区、城乡接合部和两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要强化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国务院领导、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投入上,要建立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机制,出台公办园生均拨款、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健全资助标准。师资上,要完善编制管理办法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提高准入门槛,引导和监督依法配足配齐保教人员。要提高保教质量,完善质量评估体系,落实《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建立办园行为常态监测机制,确保依法依规办园。加大力度持续开展“小学化”专项治理,完善教研责任区制度,强化对各类幼儿园特别是薄弱园的专业指导,让每一个在园儿童接受专业化、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坚决防止幼儿园伤害幼儿事件发生,一经发现必须严肃查处。
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最新部署,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全面振兴乡村教育。要抓均衡、夯基础、补短板。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把学校布局与乡村振兴战略融为一体,持续推进全面改薄工作,重点督查“20项底线”要求和五年规划任务完成情况,确保今年底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采购任务“过九成”,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大力推进两类学校建设底部攻坚,力争2019年秋季开学前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让乡村小规模学校小而优、小而美。全面普及目标实现后,控辍保学成为重要任务,辍学高发区要“一县一策”制订完成控辍保学工作方案,锁定重点地区和重点学段,实施精准控辍。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认定和监测复查工作,实现全国85%的县(市、区)达到基本均衡目标,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要抓优质、促规范、提质量。制定《加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动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和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促进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大力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这件事迟早要做,迟做不如早做,小修不如大修。2018年要出台促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意见,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和联合监管机制,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者,而不是教育秩序的干扰者。这里,我要强调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是《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规定,要严格执行。
加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力度。党的十九大将高中阶段教育由十八大的“基本普及”调整为“普及”,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都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解决落后地区教育资源短缺、大班额比例高、学校运转困难等突出问题。要推动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完成高中各科教材修订,2018年秋季入学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推行选课走班,丰富课程体系,加强生涯指导教育,有力推进育人方式改革。
加大对困难地区扶持力度。今年将出台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重点攻克“三区三州”贫困堡垒。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精准对接定点扶贫县需求,压实高校扶贫责任。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推进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加强省部共建、部省合作,签订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协议,支持中西部高校着力加强“造血”功能,提高办学水平。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加快提高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落实好各类内地民族班招生计划,开展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深入推进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发展。今年,要组织开展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督导评估监测,各地要抓紧制定工作措施,推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更好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对困难群体要从各方面给予特殊的关爱、特殊的扶持。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研究完善义务教育阶段“一补”政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助政策。加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在摸清底数基础上,落实“一人一案”,做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加快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让随迁的孩子都能上好学,让留守的孩子都能茁壮成长。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