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1月23日)
作者: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宝生 时间:2018/2/8 8:05:37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人气:9319
(四)聚焦提升贡献力,大力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质量决定兴衰,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要以质量为本,把标准建起来,把责任落下去,把机制完善起来,推动教育事业进入提质增效的轨道。
持续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今年要印发实施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推进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项目,鼓励大企业举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要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标准体系,印发新的中职专业目录和部分公共基础课程标准、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创新职业院校评估,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
健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政策机制。要强化分类管理,研究制定高校分类设置标准,探索建立不同类型高校拨款标准、质量评估、人事管理、监测评价等制度,构建有利于各类高校特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开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总结评估,加快构建配套制度体系,推动高校转型改革迈向纵深。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发布实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形成周期性评估和常态监测相结合的多方质量保障机制。推动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推进科教融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支柱。“双一流”建设对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对整体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强化国家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要注重绩效管理,研究制定“双一流”建设绩效评价办法,推动建设高校从凝练学科方向、编制建设方案转到全面落实。要探索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发挥其排头兵、领头雁作用,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奋进的标杆、学习的样板。
办好继续教育。这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选择,要从投入上、制度建设上下更大功夫,提高教育体系的包容性、灵活性、可选择性。要以扩宽知识、提升能力和丰富生活为导向,稳步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特别是面向在职人员、社区居民、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开展教育培训。要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城市和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健全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制度,建立学分认定转化积累制度,完善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终身学习体系。
(五)聚焦激发活力,纵深推进教育改革
改革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必须在实处、细处、深处发力,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找准病根、找准对象,对症下药、精准突破。要深入落实两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加强对教育改革的统筹谋划和推进落实。
深化“放管服”改革。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改革的空白点、盲点、堵点。要真正刀刃向内,坚持问题导向,将改革进行到底。“减法”要继续。用足用好五部门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文件的政策,进一步为高校办学松绑减负。教师职称评审权要彻底下放至高校。根据办学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原则,高校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设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赋予直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更大自主权。“加法”要创新。全面部署启动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用好巡视利剑,把权力转化为师生、基层和群众的福利。“乘法”要加快。在科技成果转化、就业创业等方面师生还有不少反映和期待,要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教育领域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提供便捷、快捷的服务。
实施考招改革“拓展深化”攻坚行动。系统总结上海、浙江试点经验,为后续启动改革的省份提供借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增加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个省份。推进“新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更加突出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地要抓紧出台配套文件,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积极稳妥推进中考改革,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抓好改革试点。
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快《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工作,在落实优惠政策、拓宽投资渠道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高度关注民办学校师生权益保障等问题,作出指导性规定。全面总结民办教育发展经验,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梳理民办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政策措施。
坚定不移以开放促改革。新年来临之际,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勉励他们弘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一代代青年的重托和厚望。教育系统要深刻认识到,总书记重要回信体现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信仰,要带着感情去体验,带着感情抓好落实。教育对外开放要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推动沿线国家教育互联互通,促进各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民心相通方面出实招、见实效,加紧培养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要拓宽教育对外开放的服务面,回应各级各类学校诉求,在信息、人员、经验、项目等方面主动牵线搭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法治化进程,抓紧出台做好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工作的意见,加快制定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标准、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完成《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修订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扎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出台《关于推进孔子学院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孔子学院打造成集教育合作、文化交流、学术研究、职业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重要基地。
(六)聚焦高素质专业化,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还是靠教师。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师德、专业化发展和尊师重教三个方面,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今年,要抓住《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的机遇,实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攻坚行动,全面开启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征程。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