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真好!

作者:高东升  时间:2006/2/15 15:43:2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343

  这是一块生机勃勃的园地,大有可观,大有可为。
  这里是孕育美、生成美的地方。无论春华秋实,夏日的云影还是冬天的树木;无论晨曦暮霭,正午的阳光还是潇潇的夜雨,都会在这里留下被精彩描摹的倩影。
  这里是心灵自由高翔的天空,这里是思想尽情展示的舞台,这里是才智纵横驰骋的原野,这里是个性异彩纷呈的大地。
  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风情万种,流芳千古。那心游万仞、清洁自守的庄子;那“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屈原;那颠沛流离、忧患一生的杜甫;那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那举家食粥、困顿拮据的曹雪芹;还有那菊花丛中醉卧的陶渊明,那空山新雨后静立的王维,那山光水色中流连的李太白,那赤鼻矶上、滔滔江畔慷慨吟啸的苏东坡……所有文化星空中闪烁耀眼的星辰都在这里汇聚,他们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洋溢着永恒的魅力。
  自由的天地需要自由的心灵。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它需要心灵的自由参与,需要思想的大胆碰撞,需要智慧的平等交流,需要情感的积极投注。
  语文,它以丰富心智、提升灵魂、锻铸人格为己任。它不仅仅是要让受教育者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而且还要让受教育者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对接,与古今中外人类高贵的灵魂对话,从而得到精神的滋养,让自己的周身始终涌流着思想感情的泉水——热爱故乡、祖国、人类;珍惜青春、友谊、亲情;理想美好,意志坚强,富有同情心、正义感……
  可是,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仍不尽如人意。接受式、分析式、封闭式、功利性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不讲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思,就像把鱼从水里捞出来摆到桌面上供大家观赏,语言文字那份鲜活、那份灵气、那份韵味,早就不知到哪儿去了。
  曾几何时,我们的心灵已不再敏感,思想的丧失,个性的缺位,书卷气的消无,多愁善感的浪漫情怀和理想主义激情已慢慢远去……有的同学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庄子、李白,不理解项羽、苏武,不知道莎士比亚、托尔斯泰,不欣赏海子、鲁迅……总之,一切高贵的心灵都不能叩开他们紧闭的心扉。终日与之相伴的就是各种参考资料、模拟题集、解题分析。他们虽然天天与语言打交道,但他们并不热爱语言,语言感悟力很差,运用语言缺乏个性,与时代生活没有关联,总是呈现出面目干瘪可憎的模样。
  同学们,请把目光真正投向这片文学的绿洲吧!这里是一片属于你我的天地!让那些生动的人物和故事去滋润心田、感动灵魂,让那些智慧美丽的文字去关怀你压抑与烦闷的心,让《语文读本》带你走进文学艺术的殿堂,踏上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放飞自己心灵的翅膀。不要因为各种考试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不要因为浮躁的空气改变了自己对书的热爱而丢失作为一名书生的理想主义情怀啊!
  生活的空间有多么宽广,语文的空间也就同样的宽广。我相信,《语文读本》始终会给你以自由探索和自由表达的空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你要学会欣赏和感悟,学会怀疑和批判,学会判断和思考,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使自己真正爱上语文,感受语文学习的苦和乐。
  也许将来的某一天,你会忽然发现自己有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兴致,有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胸襟,有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一份从容……你会情不自禁地说:语文真好!
  
  2005-12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1010417499 于06-20 19:42发表评论: 第1楼
  • 写的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