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06年第6次新闻发布会全文实录

作者:不详  时间:2006/3/29 6:39:28  来源:人民网转载  人气:1100
  教育部将举办2006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网上联合招聘 
  王旭明:第三条消息是教育部将举办2006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网上联合招聘活动。大家知道,大学生就业工作牵动着党和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为了做好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和交流工作,向广大用人单位招聘与毕业生求职提供方便、高效信息平台,教育部决定在4月3日—9日举办2006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网上联合招聘活动。我们认为,通过网上招聘,可以使用人单位信息公开,毕业生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及时选择适应自己的岗位,是目前比较好、比较广泛、比较便利的适用于广大毕业学生的一种招聘形式,应该积极推广。 
  我们提供的书面新闻材料里面,已经具体介绍了这次网上招聘活动的有关内容和要求,我们特别希望各用人单位踊跃参加此次网上招聘活动。通过直接登录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发布单位的简介和招聘信息 
  在这里我也想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这个“就业网”的有关情况,因为有些朋友可能第一次来了解大学生就业的有关情况。这个网站是在2003年5月12日由教育部启动的。这个网站的全名叫“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2003年6月13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亲自点击开通这个网站。这个网站开通两年多以来,已经搭建较为先进的软、硬件服务平台,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就业信息服务。 
  网站先后与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商务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卫生部、铁道部等七个部委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这方面很重要,这么多个部委,他们用人的信息,其中包括几百上千个单位,用人单位的信息可以及时地提供给这个网站。同时这家网站还与30个省级就业网站与400所高校就业网进行了相互链接,这个网站不是孤独的,它与30个省级就业网站和400所高校就业网相互链接,与50多家社会人才机构及其网站建立了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据我们了解,网站开通以来,目前已拥有全国从2004年开始,到2006届的高校毕业生数据为260万人,260万人的数据在这上面都可以找到。2005届毕业生数据为272万人,每年提供用人岗位需求信息近50万条,自去年11月以来,11月进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高峰时期,从去年11月以来,网站的日均点击量已经上升到400余万次,最高日点击量达到2000多万人次。可以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正在发展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领域最大的网站平台。 
  两年多来,在网上进行的几个主要的、规模非常大的招聘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一个与国资委合作举办的“全国大中型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双选周”,这个活动举行了两次;与信息产业部联合举办的信息产业企事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会;与铁道部、建设部、商务部、人事部、卫生部等分别举行的这些部门的行业人才需求招聘会。 
  我们希望各家媒体朋友广泛宣传这个网站,使更多大学生,使每一个大学生都知道有这样一家网站,能够从这家网站上寻求到招聘信息,并通过这家网站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我之所以说这段话,因为我们了解到确实还不是所有大学生都知道有这样一个网站,了解可以通过这个网站能够找到自己的合适岗位,据我们了解,有一些大学生,还误入以招聘为名、打着“招聘”的幌子进行各种诈骗活动的陷井,甚至所谓“传销活动”的陷井等。就此,我们希望所有大学生能够通过正式渠道找到毕业生就业信息,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 
  王旭明: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是我们日前在教育部网站上曾经发出一条消息,即教育部确定重新调整后的四百多个高校的教学项目。这项工作引起了记者的很多兴趣,有许多记者纷纷打电话来询问,为此我们今天也特别请到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综合处的副处长张庆国同志,回答这一方面的问题。我介绍的情况完毕,欢迎各位记者朋友提问。 
  [解放日报记者]:关于您刚才发布的《2006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网上联合招聘》活动,有三个问题。一个是这上面说4月3日—9日举办,这个时间是什么概念,是指企业登录信息的有效期,还是指学生查阅企业招聘信息的有效期?另外,这样的招聘会是不是以后年年举办?这些企业的登录信息是不是经过有关方面的认证,因为我们知道社会上有很多打着“招聘”的名义对学生进行就业诈骗的行为? 
  [王旭明]:4月3日—9日是指供需双方,招聘活动是指供需双方共同举行的活动,不是指单方。单方可以随时登录,一年365天,天天可以登录,时时可以登录,既可以把个人的招聘信息登录,也可以把企业的用人信息登录。第二个问题,教育部参与这个网站的企业,我们是可以保证他们是值得信赖的企业。第三个问题,我们会年年举办这样类似的招聘会,不仅年年举办,还会经常举办,会不断增加举办的数量,希望大家经常关心这个网站,并能够从这个网站上及时下载最新信息,不要像新闻发布会,因为新闻发布会一个月一次太慢了,而这家网站,大家可以及时从网站上获得最新最快的信息。
  教育部谈学术腐败问题:解聘教授在高校权限范围内 
  [新京报记者]:另外,在上周,有109名教授向教育部和中国社科院发出一封公开信,关于“学术腐败”的信,当时提到有一些学校在惩治学术腐败上有一个本校保护主义。他们揭示本校的“学术腐败”有时遮遮掩掩,导致学术腐败事件时有发生,使抄袭者愈加猖獗,请问怎么评价这个事情。 
  [王旭明]:教育部始终对各种“学术腐败”行为坚决反对,并且采取许多措施加以治理,在上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我已经提到,比方说教育部将成立专门的组织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当然,我想纯洁学术空气需要三种力量,即道德力量、制度力量和法制力量。当然针对您所说的情况,可能还要靠第四个力量,那就是媒体的力量,希望媒体对各种“学术腐败”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匡正,共同纯洁我们的学术氛围。谢谢。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此前有一个消息,教育部专门组建了一个学生建设委员会,现在学生建设委员会组建情况是怎么样?还有一个问题,今天最新的一个消息,我也是刚才看到,清华大学有一位教授因为涉嫌“学术造假”被学校辞退,对于校方采取处罚措施方面,这种处罚是校方自己的规定,还是教育部的明文规定? 另外,为什么会造成“学术腐败”风气越来越恶劣?教育部针对学术资源,比如各种学术项目,或者项目资金的分配和申请这方面,有没有一些计划和方法来进行一些改革和改进,从而完善整个学习风气,改善整个大环境?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