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开头两例
作者:江西省龙南中学 廖日升 时间:2006/8/12 21:51:2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374
话题作文的开头方法多种多样,现举两例供参加高考的同学参考。
1. 排比法。即用多个句子组成排比句式的开头方法。
话题材料:
从妈妈肚子里生下来以后,上幼儿园、上小学、读中学,直到花季年华,看过许多、做过许多,经历过许多。你可曾想过,你懂得了什么。
要求:请以“我懂得了什么”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分析:花季的少年,享受了童年的幸福,看到了父辈的艰辛,感受了老师的红烛精神……要用排比式开头,可选取三件事排列在一起,它既组成了排比句,又为后文结构文章拟下了提纲、定下了基调,为写好全文畅通了道路。
例:我从妈妈肚子里呱呱落地,现已进入幸福的花季年华。我从妈妈身上读懂了什么是母爱,从爸爸身上读懂了什么是艰辛,从老师身上读懂了什么是奉献。
这种开头,直接切入话题,形成排比,后文就可以扣住开头的三件事,分段叙写,最后进行结尾照应。
2. 归纳总结法。即文章一开始就写明事情的结果或对事物认识的结论,点明全文的主题的开头方法。
话题材料: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3年高考题)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分析:这个话题的立意可以有多种角度。因为话题使用的寓言材料本身,所反映的对事物认知的思路,能比较直接地引导考生顺着材料的思路走。认为主观感情的亲疏浓淡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一定会形成因果关系。因此,文章的开头,可以把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结果或结论直接写出来。
例:“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感情。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感是花溅泪’的悲戚。”(选自山东考生满分卷《怎一个“情”字了得》)
作者在开头中,将引用、分析、归纳和结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简洁,思路清晰,在内容上、在文采上都深深地吸引着读者。这种开头方法很值得考生借鉴。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