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也疯狂
家长关注的中考成绩总算下来了。
伴随着成绩一起来的还有高温天气。今天的太阳似乎也比平时起来的早些,早起晨跑的人们走出家门时就感到天似乎比平时要亮,是那种灰白的亮,跑起来时耳旁也不象平时一样有凉爽的风。有的人跑了一半就就感到气喘吁吁,于是就折转回来了,路过某某初中时,竟然发现校园里已经挤满了人。而且学校也变得花花绿绿的,学校的墙上,电线竿上,贴着各种各样的传单:“湘南职业高中招生信息”“襄南四中招生方案”“襄南实验高中,培养重本的摇篮”“襄南城建学校招生信息”……
对了,今天是初三学生填报志愿的日子。
满校园的人中有学生还有许多是家长,还有一些在学生和家长中间游走的人,那就是各个学校前来招生的教师。此刻,他们全没了平日的风度,个个满脸通红,汗水横流,额前的头发都粘一起,背心一圈汗渍,范围正在扩大,有个别男教师干脆就把裤腿挽起来了,还一只高一只低的。他们手中都夹着一些宣传单,不停的向学生家长分发。只听这边的老师在说:“各位家长,我们是某某高中教师,大家对我们学校都不陌生吧,今年高考我校上重本人数高达二百一十人,居全市之首……”又听那边的老师在说:“有句广告词说的好,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只交五百元就可以到我校读书,只要中考分数达到四百八十分,就可以到我校实验班就读。又经济又实惠……”
还有些老师拿着一张纸直奔个别学生,这纸上记载着这次中考成绩拔尖的学生的姓名、中考分数、父母姓名、家庭住址等,这张纸上的情况是通过找熟人,或是通过请初三班主任的客得来的。只见一位女教师走向一位穿黄上衣的女生:“你是赵杉同学吧,恭喜你在这中考中取得了556分的好成绩,我是襄南一中的老师。”“襄南一中的?!”那位女生眼前一亮。襄南一中是襄南市最好的高中,是尖子生的集中地。“是的,我们学校是襄南市最好高中,年年清华北大的都有好多人,重本都有400多人。打算到我们学校去吗?”女教教师满脸笑容,拿着巾纸不停的擦着汗。赵杉说:“昨天,有个象山高中的老师也到我家说,只要进他们学校,学费书费都可以全免,每个月还给我发200元生活费。”“那些学校,到处在挖苗子!那是什么学校?你知道吗,他们学校今年高考只考了35个重本!学风相当差!你到我们学校来,接触的都是好学生,跟优秀的人交往你也会变的更优秀!你说是不是?将来谈到同学,个个都是清华北大的,个个都是名校的,多荣耀!再说,对你未来的路是不是更有帮助?”女生的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好了,就报我们学校,肯定应该到最好的学校去!”“好”赵杉点点头。
女教师刚走,又有人在喊:“赵杉!”是她的班主任丁老师在一棵树下喊她。班主任旁边还有一个人。赵杉连忙跑过去。“赵杉,这是襄南四中的于老师。”于老师满面含笑:“一看样子就是一个听话勤奋的学生。打算填报哪个学校?”赵杉看了看于老师说:“还没想好。”“你的分数进了一中线,如果能进一中实验班,我不会拦你,但你这个分数进实验班估计不行,而且是肯定不行!那你只能进普通班了,但你进普通班不如进我们学校实验班,我们学校实验班今年一个班就上重本45人,比他们的普通班强多了,你是愿意到我们学校让老师们把你当尖子培养,还是愿意到一个学校默默无闻呢?中过有句俗话,叫做‘宁做鸡头,不做牛后’,你说是不是?”丁老师也在一旁连连点头:“四中的实验班是很有名气的,在这儿读,老师们肯定会重视你,再说,也离家进一些,方便多了,回家和你妈妈说说,就在四中读。”赵杉轻轻的点点头。于老师拿出一张红色宣传单:“你看,这是我们学校今年高考上重本的人,每一个人都是有名有姓,经得起考察的,不象有些学校,比如说六中,对外宣称重本考了200人,可是就是不敢拿出一张这样的纸来 。你看这个,”于老师指着其中一个名字说,“王霞,就是你们大队的,你认不认识?”赵杉摇摇头。“你的爸爸妈妈肯定认识,进我们学校时只考了486分,是个调节生,今年高考考了589 分,可以叫你家长去打听打听。打听好了就报我们学校,准保错不了。”赵杉犹豫的点了点头。
“感谢你,老同学。”于老师紧紧的握住丁老师的手,使劲的摇晃。“看你说什么话呢?这样吧,今天下午没什么事了吧,就不要走了,到家里去玩。”“改日吧。没办法,学校分了招收三个一类苗的指标,不完成就要扣工资。今天下午还要下乡,到学生家里去做工作。”
时近中午,太阳更是火辣辣,到处都是金光四射,到处都没有风,学校里的学生都已离去,于老师衣服已全部汗湿,粘在身上,又热有痒又难受。买的两瓶矿泉水一喝进去,就变成汗流了出来。他到学校旁边的小店了吃了碗凉面,享受着店子里的空调,他真不想动了。街上人和车都很少。但于老师必须出去,有些农村的家长只有在中午才在家,他必须现在就去。领导的话还在他耳边回响:“招不到好苗子就考不到名校,招不到好苗子上重本人数就存在问题,没有名校、重本不多就招不到学生,招不到学生就发不出工资,就解决不了大家的待遇问题。”
于老师叫了一两小面包车一路颠簸一路打听,最后他问到路口有位卖瓜的老大爷:“老大爷,您知道魏小天的家吗?”“你们是来招生的吧,前面那个停有车的屋就是,那也是来招生的,比你们早二十分钟,现在娃子学习好也能替大人挣钱罗,”老大爷神密的眨眨眼睛,压低了声音,“昨天有个学校来老师到他家说,只要小天到他们学校去读书,就给他们家这个数,”老人伸出一只手,张开五指,“不是五百,是五千!”
于老师叫司机把车停在路边等待。这时,又过来一辆车,从车上下来一个人。于老师笑了:“老兄,是你呀。怎么,跑回来挖墙脚了?”这是于老师过去的同事。来人轻轻的擂了于老师一拳:“没办法。“
“怎么样,排队吧?”
“排队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