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要说的三句话
作者: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 宋建伟 时间:2006/11/2 23:17:4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139
我为这首诗的教学定的目标是:理解海子对幸福的界定,感受海子对人世间的人们的美好祝愿。这样处理有作品的依据,学生应该读得出诗人那份争取入世的心态;这样处理也基于我对教学的理解:陶冶情操,增进学生美好的人文情怀。
我用“海子写这首诗时,心一定是很柔很软的”这句话来提挈这教学的主体内容,让学生体会这“很柔很软”的情感。
——他对幸福生活有了憧憬了:简单的,平凡人的,田园的,当然还是诗意的。
——他要把幸福的感觉传递给他的亲人,让幸福的涟漪荡漾到他的亲族的圈子。
——他还要向“陌生人”献上自己的祝愿,这些祝愿甚至是世俗的——每个人有个灿烂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而这本不是他诗意的追求。
其实,为“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并不是简单地把爱意扩大到自然,他着眼的还是传递温暖,他是要通过这“温暖的名字”让人生出温暖的感觉。
海子的心太善良了,善良得没有一丝杂质,他希望所有的人都幸福。世间的人如果都能从心底为他人祝福,那会是一个多么和谐的场景啊!一个没有多少人为他祝愿甚至没被多少人关心的在尘世活得很辛苦的人由衷地为着别人祝福,这让我们读着他的心情的人心在隐隐作痛!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写意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个很有意味的意象,它涵含着诗人不同的心情,感受它,能深一些地进入这首诗。
“面朝大海”,有写实的成分但更多是写意的。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诗人这是憧憬拥有一个与尘世保持着距离与自然亲近的空间。他会“关心粮食和蔬菜”,“喂马,劈柴”,他想象的“周游世界”也一定是坐船从水路走的。这是属于他的幸福。面朝大海,他的心情是坦荡的,开放的,阳光的。
“春暖花开”,并不是视觉的,完全是写意的,诗人说着“幸福”的憧憬时,被一种暖暖的,柔柔的感觉包围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诗中两次出现,前后两次写意有些不同。当诗人说着“愿你”、“愿你”、“愿你”,要将祝愿进行到底的时候,忽然一阵悲凉涌来,又出现了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是前面有了“我只愿”三个字。孤独还是固执地缠上了他——尘世间的幸福是你们的,事业有成,有情人终成眷属,那是你们的,我真的可能拥有吗?此时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剥离了先前的坦荡和开放,剥离了那份暖意,多了一点孤单。还是柔柔的,只是涩涩的。加上前面的“从明天起”这一表述,读来有一种凉意了。但悲凉是他自己的,他为世人送上的祝福是由衷的。
● 能用诗化的语言说说你有过的“幸福的闪电”吗?
我想用这句话让教学由此及彼,由作品到生活到自身,让学生有些“幸福”的体验。
果然,生活体验可以调动,学生这样说着:
——是在华灯初上放学快到家时远远看到母亲在路的一边守侯张望
——是绿茵场上那球终于到了自己的脚下接下来的胡乱一脚
——是军训休息时同学递给我的那杯水
——是打开尘封的日记那有过的记忆的闪回
——是晚自修时爸爸轻手轻脚走进来放到桌子上的一杯牛奶
——是妈妈不在时,我与父亲翻着他们的相册,指着相片,絮絮说着照片中的故事
母语的课程有着文化的构成,教学有传承文化,陶冶情操的使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的目标提的要求是:“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阅读和鉴赏的根本目的是“立人”。引导学生,让他们的认识、感受与实际的生活对接,这做的就是让学生“丰富”的工作。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